張順美
壹、前言
「天下父母心」~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平安的成長、快樂的學習,將來能夠成材成器。而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如果不能配合父母親職能力的展現,經常是會失望及落空的。然而,成為一位稱職的父母是需要許多條件配合的,不能光憑一顆愛子女的心,最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親職知能(張鐸嚴,2004);也就是說,想要成為稱職的父母是需要學習的,當在不同的親職階段都有其需要成長與學習的課題,必須透過自我瞭解並經由教育與學習而成長,如此,才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鄭白玉,2007)。
對每個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第一位接觸到,也是最重要的啟蒙老師,更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父母不僅是孩童接觸到最早、最密切、而且也是時間最長久的一個導師,更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為人父母者不僅會透過身教、言教與境教,潛移默化影響子女的人格發展,而其自身的親職期望、教養的態度和行為更是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與成長。因此,想要成功扮演親職角色的父母,必須經由學習,除了以自身的經驗及努力外,還需要家庭、學校及社會的整體配合。更由於「家庭教育法」的通過施行,不僅顯示出政府及社會各界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同時也凸顯了親職教育的重要。
貳、何謂親職教育
「親職教育」一詞,英文稱之為「父母教育」〈parent education〉。顧名思義,「親」是指父母親,「職」意謂職分。所謂的「親職」是指父母親該扮演的角色與職責〈呂素美,2004〉,而所謂的「親職教育」則是指對為人父母者所施予的一種專業教育,藉以培養他們教養孩子的專業知能,並因此有助於他們扮演稱職的現代父母角色〈張斯寧、高慧芬、黃倩儀、廖信達,1998〉。換言之,親職教育是指藉由教育協助父母獲得教養子女的知能;教導父母發揮良好的言教、身教、境教;配合制教的發揮,協助父母成長,增進父母對子女有正確的認識,進而協助子女適性發展與成長,達到親職教育的具體效果。
由於親職教育對象的多元化,其教育目標、內容與方式也會有所差異。曾端真(1991)提出一般性的親職教育內容,包括幼兒養育、兒童或青少年發展、各種行為問題、情緒問題、學習問題、家庭管理、親子關係、教養方法及父母效能。而Schwartz (1997)則認為親職教育的內容應包括:教養子女的態度、行為的管理、解決問題的策略、家庭管理經營、學習瞭解孩子的各種方法。另外,王連生(1989)將親職教育的內容分為三類,分別為做好父母親的基本認識、現代父母教養子女的專門知能、現代父母教養子女的適當態度與方法。綜而觀之,親職教育是教導父母如何成功的為人父母之教育,不僅對不同成長背景的父母,不同階段的親職,產生良好的功效,其多樣化與多元化的內容也才能滿足大眾的需要;但因專家學者的著眼點不同,所提出親職教育的內容亦不盡相同,例如養育與教育子女的知能、父母角色的自我成長與家庭管理技能、子女學校教育等等,這些都是親職教育所涵蓋的內容(鄭白玉,2007)。換言之,良好的親職教育,應以父母教養子女經驗的理論和教材。隨著子女年齡不同,教養問題的種類不同,親職教育的內容也應有所調整,才能協助家長善盡其職分,藉由透過教育的手段,提供家長學習善盡職分的機會,且多以團體互動的方式進行〈張斯寧、高慧芬、黃倩儀、廖信達,1998〉。
綜上所述可知,親職教育主要是在培養正確教養子女的態度、增進有效教養子女的知識技能,以及改善親子關係,提供父母一個學習的機會。因此,親職教育可視為一種終身學習的成人教育課程,也是一種能有系統的協助父母學習成為有效能父母的終身教育歷程。而一個成功的親職教育,不僅幫助了父母,也幫助了孩子,更幫助了整個家庭,不僅促進正向的親子關係外,更進而建立出和諧的家庭。
參、親職教育的目的與重要性
親職教育是一種成人的教育,更是針對為人父母者所開設的終身學習課程,藉由親職教育來增進為人父母者管教子女的知識與能力,並扮演好稱職的父母角色,並進而改善親子關係,使子女身心獲得良好的照顧與陶冶,讓家庭氣氛和諧、生活美滿,以達到家庭圓融之境地,這就是親職教育的目的〈王連生,1992;林家興,2002〉。因此,親職教育就是提供父母學習的機會。另外,王連生(1989)提出親職教育有幫助子女健全發展、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強固安和樂利的社會及創造國家光明遠景的四大功能及強化處於社會變遷中的家庭功能、推展現代父母良好的教育之道及培養身心健全的下一代的三大重要性,這不也點出親職教育的重要性。
據此可知,親職教育是教導父母如何了解與滿足子女身心發展需求,善盡父母職責,以協助子女有效成長與發展的學問,是身為父母者所接受的成人教育,就目的來說,是輔導家長們成功的扮演現今父母的角色(黃德祥,1997);就歷程來說,是父母學習成為有效能父母的終身教育歷程(張鐸嚴等,2004)。換句話說,學習「親職教育」的目的,除了能協助父母獲得相關的親職知識以及子女教養的技術之外,更重要的是藉以反省自己本身的教養哲學與教養方式。因此,為人父母者,要運用合理且適當的教育方法,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全的下一代,給予子女正確的人生觀及成長的空間(朱容徵,1997)。
肆、從Belsky 的親職因素模式談親職的影響
Belsky 於1984 年提出親職因素模式如下圖,主要是分析影響親職表現的內外在因素及其互動關係(引自徐綺穗,1998)。
Belsky 親職因素模式(資料來源徐綺穗,1998:182)
從Belsky 的親職因素模式中可看出,影響親職的因素主要分為三個:父母人格特質、兒童特質及社會因素,此三種因素彼此互為因果,並形成互動關係。父母的人格特質係受成長背景、社會環境、婚姻關係及工作的影響,而父母親的人格特質影響其親職角色的同時,又會受到孩子特質的影響。快樂的父母親會養育出活潑開朗的孩子;憂鬱的父母親則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表現 (引自徐綺穗,1998)。也就是說,親職是直接影響孩子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影響親職因素尚包括孩子的特質、社會網絡、婚姻關係、工作、個人的發展等多項因素。
有效的親職和孩子的正向發展有關。因此,身父母責任重大,不只提供子女生活成長所需,更是形塑子女態度、自信和技巧的人,教育父母使父母的親職效能感提升是文明社會刻不容緩之大事。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裡一直強調「言教不如身教」,教訓孩子、指責孩子、甚至辱罵孩子,坦白說實在談不上「教」,真正的「言教」是積極光明的肯定、鼓勵、引導及讚美。而真正的「身教」是指父母的思想、人格、個性等表現在父母的行為上面。父母的思想觀念不斷提昇,人格、個性不斷調和,表現在言行舉止上,不但使身教和言教具有持續成長的意義,同時更能使人明白「身教與言教」其實是一致的,是一體兩面,為人父母最需要的不過是能對親職角色更積極主動投入。
其實,我們知道父母都是愛子女的,這種愛是與生俱來的情感;無論社會型態如何改變,生活層面如何複雜,父母對子女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早年親子關係,更是塑定個人的行為模式,左右個人的日後行為。因此,親子間究竟應維持怎樣的關係,才能發生對其子女有比較良好習性的影響,這是一個值得深入分析的問題。
伍、親職教育是成為稱職的父母的一個管道—一個稱職父母所具備的能力
親職教育是為人父母者所必須學習成為稱職的父母的一個管道(曾端真,1991)。由於父母的教養行為對子女的身心發展影響極鉅,而且身為現代社會的父母,已不能沿襲傳統權威式的教養方式來教育子女,控制子女的行為(王美惠,2000)。根據Smith、Perou與 Lesesne(2002)的研究指出父母教育是一種教育性的努力,以促進或增進父母的行為,進而影響其子女的正向發展成果。另外,也有相當多的研究發現,有效能的親職和孩子的正向發展有關;身為父母責任重大,不只提供子女生活成長所需,更是形塑子女態度、自信和技巧的人;有效能的父母得投資很多的時間與精力,而父母的能力是造成兒童和青少年問題行為的重要因素。
因此,做個稱職的父母,是需要學習的;只有認清自己的角色,才能引導孩子、教育孩子。所有的父母親都應學習如何扮演親職角色,對孩子、家庭、與父母親本身都具有極大的意義(張鐸嚴、何慧敏、陳富美、連心瑜,2005),親職教育是一種成人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石,雖然學者看法不盡相同,但對於親職教育的界定大多強調以教育的方式來協助父母及尚未成為父母者,使其能表現稱職父母的角色,包括具有以下幾種能力:(1)子女身心發展的知識;(2)親子溝通的改進;(3)有效的父母訓練方式;(4)促進家庭的和諧。所以親職教育的內涵主要含有「教育」及「推廣」兩個層面,前者指有系統提供「如何為人父母」的知識和技巧,後者透過政策、機構、計畫、活動、輔導和研究來加強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對親職教育的認識、支持與參與(成人教育辭典,1995)。
總之,為人父母是需要學習的,除了有心,更需具備兒童發展的知識,瞭解不同階段孩子的發展特性,才能調整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方式,讓父母教養對於孩子充分發揮其正向的發展。也就是說,在子女的教養過程,父母應更用心的去思索自己的教養哲學與教養方式是否適當,而不是把心思全放在子女教養技術的「對錯好壞」或「有效無效」。
陸、結語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而陪孩子成長更是人生珍貴且不可逆的過程,但是要如何教育子女,有效的運用技巧引導孩子成長,進而建立親子間互信互愛的溝通默契,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愛得多也要愛得有智慧」,經由「教育」與「學習」的機會,讓父母學會如何當個稱職的「現代父母」,即是親職教育的使命。然而,在親職教育上,每位專家因其所具的專業知識及所依據的教養哲學基礎不同,因此產生不同的論述;倘若父母只專注於汲取子女教養的專業知識,卻忽略反省自己的教養哲學與教養方式,反而會有滿肚子的疑惑,這是因為每個家庭的結構功能、生活條件與成員互動並不相同,因此不會有一套適用於所有家庭子女教養技術或知識。也就是說,父母必須藉由所汲取的專業知識,來發展出最適合於自己家庭或親子互動模式的教養哲學與教養方式。
在多年前,不是有句廣告台詞這麼說:許多人都是在當了人家的爸爸之後,才知道怎麼當爸爸的。這不也就是說,父母本來就不是天生就擁有當父母角色的能力,是需要經過後天的學習與教育,當然也非常需要他人的協助。總之,「好父母,不但自己一直在進步,還能幫助孩子突飛猛進,關鍵在於他們必須學會做正確的指導。」無庸置疑,稱職的現代父母是要經過學習的,「父母難為」早已成為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而「親職教育」便成為每個父母也要做的功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