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各位學員請注意,文章發表請統一使用"黑色標楷體與字體12" ,謝謝

目前分類:105 課後照顧培訓班 (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私立晟弘文理短期補習班 補教 安親課輔老師 高雄市前鎮區 樹人路267號 楊先生 07-8156852
空中美語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補教 課後留園照顧班老師 高雄市苓雅區 高雄市四維國小 凌錦慧 0929-812-013
私立大十文理補習班 補教 安親課輔老師 高雄市苓雅區 永定街58號 周先生(主任)/李小姐 07-3358599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私立耶加兒童課後照顧班 補教 安親課輔老師 高雄市左營區文府路488號 沈碩祐 07-3487889
私立新奕文文理短期補習班 補教 安親課輔老師 高雄市左營區至聖路65號 林主任小姐 07-5506125
私立諾貝爾橋頭幼兒園 補教 國小安親課輔教師 高雄市大寮區 崇恩路2號 Kelly小姐 07-7871575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吉的堡美語學校(加盟部) 補教 安親課輔老師 高雄市大社區 高市大社區中華路266號  高雄大社分校/高芳明 07-7682081
高雄市私立耶加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 補教 安親課輔老師 高雄市左營區 文府路488號1樓  沈先生  3487889
私立新奕文文理短期補習班 補教 安親課輔老師 高雄市左營區至聖路65號 林主任小姐 07-5506125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私立美語村外語短期補習班 補教 安親課輔老師 高雄市三民區 春陽街151號  鄭老師 07-3891810
高雄市私立耶加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 補教 安親課輔老師 高雄市左營區文府路488號1樓 沈碩祐先生 952165758
亞卓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 補教 安親班老師 高雄市鳳山區新富路228巷12號  劉老師小姐 07-7675658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私立美語村外語短期補習班
  安親班老師 高雄市三民區春陽街151號 鄭老師 07-3891810
高雄市私立普立茲外語短期補習班   安親班老師 高雄市楠梓區楠陽路75號   洪菁穗小姐 07-3550577
高雄市私立親民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
  高雄市岡山區 竹圍北街82號 王主任 0921-227-909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雄市私立育生幼兒園    幼教老師 高雄市鳥松區仁美里美山路328號 邵明香小姐 910725926
高雄市私立耶加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   幼教老師 高雄市左營區文府路488號1樓  沈碩祐先生 0952165758
四維國小幼兒園課後留園   照顧班老師 四維國小 凌錦慧 0929812013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私立美語村外語短期補習班    安親課輔老師 高雄市三民區春陽街151  鄭老師 07-3954029
高雄市私立耶加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   安親班老師 高雄市左營區文府路488號 沈碩祐 07 348 7889
財團法人日月之光慈善事業基金會   安親班老師 高雄市楠梓區(近海科大) 蔡幸芬 07-3649619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05/7/1-7/14 高雄市私立劍橋文理短期補習班   安親課輔老師 高雄市仁武區 仁武村中華路253號 黃進福主任 07-3732627
 
高雄市私立新真善美兒童後照顧服務中心
  安親課輔老師 高雄市三民區 鼎強街245號 陳小姐 07-3105918
 
百大力行文教事業有限公司
  安親課輔老師 高雄市左營區華夏路933
 
涂主任 07-9558888
1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喂,請問是某某大學嗎?我想請問一下,你們宿舍的飲水機在哪裡?我兒子剛進學校,他找不到飲水機,要我打電話來問……」

「喂,我是學生家長,請問體檢那天都不能吃東西嗎?連喝果汁都不行嗎?孩子餓那麼久怎麼受得了?」

「喂,請問一下,你們學校新生體檢要先繳費嗎?要去哪裡繳?我是家長啦,叫我孩子來聽?他很忙啊,沒空處理這些事情啦!沒關係啦,這些是小事,我幫他處理就可以了……」

我們從日常生活中,一再聽到有許多不可思議的父母正在製造出媽寶卻不自知。大人創造了一個詭異難解的育兒環境。

我們對孩子知識的灌輸,明顯超前過去。現在的孩子,幼兒園學注音符號,甚至開始執筆寫國字,那是我們以前在小學一年級才學的;現在的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ABC,甚至學一些簡單的英文單字,那是我們以前上國中才學的;現在的孩子,高中就學微積分,那是我們以前上大學才學的。

智能是超前過去一大截,但是心理的成熟度與獨立性,卻呈現倒退好幾年的現象。現在的小學生,有些行為仍像幼兒園的孩子,連吃飯洗澡都要大人協助;有些中學生的言行,則幼稚如小學生;不少大學生,已經是可以投票的年紀,還像中學生般諸事要勞駕父母幫忙,遇到困難也只知道向父母求救;也常聽到教授們抱怨研究生像大學生,寫計畫、做研究,每個步驟均要倚靠教授提點,沒有獨立思考、探索的能力與勇氣。

當成績成為父母對孩子唯一的要求與期待,許多父母以栽培的心態在養育孩子。所謂的「栽培」,是指「只要孩子全心全力拚學業成績」,其他事務被歸類為浪費時間,因此全由父母代勞。

於是待人接物、料理家事、生活技能等全被父母挪開,被父母處理完畢,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見蹤影。於是,一個個媽寶於焉誕生;然後我們聽到父母怨嘆孩子長這麼大了,卻什麼事都不會做,什麼責任感都沒有,什麼都要靠爸靠媽。

奇怪,這些媽寶,難道是自己冒出來的嗎?他們是誰養出來的?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妥瑞氏症

作者:李宜蓁

2011-01 親子天下雜誌 20期

 

猛眨眼睛、裝鬼臉、搖頭晃腦、突然大叫……他不是故意的,很可能是妥瑞兒。什麼是妥瑞氏症?需要治療嗎?當孩子確認是妥瑞兒時,家長、老師該怎麼辦?

中部一位妥瑞症國中生在上課時突然大叫,嚇到懷孕的老師,學校因此規定他上課咬原子筆,以免影響秩序,一咬就是三年。高雄市鳳山高中一位妥瑞症學生參加大學指考時,身體不自主的扭動被監考老師誤認為作弊,給他化學零分。經家長據理力爭,大考中心最後還是扣了他五分。

這些妥瑞症孩子所受的不當對待,看在所有家長眼裡都深感心痛,更別說那些飽受誤解之苦的妥瑞兒與家長們。台灣有將近十萬名的妥瑞人,需要我們更多的認識與理解。

你是否曾遇過,每三秒鐘脖子要抽搐扭動一下、每兩秒鐘嘴巴會吠叫鬼吼一聲的妥瑞兒?治療妥瑞症權威、林口長庚兒童神經科醫師王煇雄指出,妥瑞氏症候群 (Tourette's Syndrome)是一種神經生理基礎的毛病。雖致病機轉仍不清楚,但目前許多證據指出可能源自於腦部基底核多巴胺的高度反應,導致患者反覆出現不自主的 動作或聲音,醫界一般稱為tic(見附表)。

妥瑞症的全球發生率約是每兩百人就有一位,台灣的男女比例是九比一,合計台灣有高達十萬名的妥 瑞人,族群不算小。妥瑞症分為動作型tic、聲語型tic和混合型tic。常見的表現為快速而短促的眨眼睛、噘嘴巴、裝鬼臉、聳肩膀、搖頭晃腦等動作,以 及清喉嚨、擤鼻子、大叫、發出類似髒話的短促或複雜聲音。

 

三要點,認識妥瑞症

一、妥瑞兒的症狀會轉好,不一定要接受治療。

妥 瑞兒多在五到七歲左右被確診。症狀在青春期達到高峰後,有三分之一的妥瑞兒症狀會完全消失,三分之一的症狀會逐漸減輕,只有三分之一的妥瑞症狀會持續到成 年。關鍵期是在青春期前及早發現並治療。王煇雄指出,其實只有不到一○%的妥瑞兒因為症狀嚴重到影響生活才被注意;大多數的妥瑞兒症狀輕微,唯有在家心情 放鬆時,才會顯現tic症狀。這些隱性妥瑞兒從未接受治療,只需家人親友的心理支持即可。

二、妥瑞症不會傳染,也不是經由模仿而來。

妥 瑞症既非心理疾病也不是精神問題,是中樞神經系統異常,不會影響智能發展。兩成以上的患者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史,許多更合併了過動症、強迫症、情緒障礙和學 習障礙等共病症。這些共病症引發的學習與社交困擾經常大於妥瑞症本身,這些兄弟症通常也需要被優先治療。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研發組組長易曼強調,單純的妥 瑞兒不需接受特殊教育,通常是妥瑞兒合併過動症或自閉症等,才需安排進入資源班就讀。

三、妥瑞兒的tic也許可被短暫壓抑,但不能經由壓抑而完全終止。

《站 在學生前面》作者、曾獲選全美新進教師獎的妥瑞人布萊德.柯恩形容,要妥瑞兒不要出現tic,就像要求過敏的人不要打噴嚏一樣,雖然可以暫時忍住,但隨後 會以更大能量爆發出來。家長也不用擔心若不制止孩子,會讓他們誤以為干擾的言行可以持續下去。因為學齡以上的妥瑞兒知道自己正出現tic,不需要別人提 醒;而一再的專注壓制只會帶來反效果。反之,包容、放鬆、轉移、專注投入在興趣上時,tic反而會減輕,甚至消失。

 

給家長:適當的忽略,幫助孩子放鬆

妥瑞兒在剛被發現的第一時間經常遭誤診,以為是眼睛、鼻子過敏,或脖子、身體的肌肉出問題。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總監賴美智的女兒,國中時曾出現過短暫的妥瑞症狀。當時她只覺得女兒「猛眨眼睛」,以為是眼睛過敏,也看了眼科醫生拿藥來點,最後才確診為妥瑞症。

妥 瑞兒和家長一起出門,家長為怕尷尬會想一直抑制tic出現,尤其是當親友投以關注的眼神或陌生人一些不友善的舉動,都足以讓妥瑞兒和家長好不容易建立的信 心崩盤。王煇雄建議家長,帶孩子外出時儘可能平心靜氣跟陌生人解釋妥瑞症的真相,或者自我建設學會裝聾作啞,到餐廳或戲院可事先觀察好「閃人動線」,以備 不時之需。

有些家長會學一套「行為治療技術」,在家裡精確的計算孩子幾分鐘出現一次tic,並在tic發作前提醒孩子,反而讓孩子整天神經 緊繃。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孟瑛如建議家長,「適當的忽略」是應付tic的最高指導原則。此舉不但解放了妥瑞兒,也能漸漸解放家長自己,發自內心接 納孩子,轉念不再跟罪惡感周旋。特別要注意:妥瑞兒需要規律的作息與足夠的睡眠,tic會在身心遭受壓力時,特別明顯且難以控制。

給老師:相信他不是故意的,提供正向引導

教 室這個小小的地方,可以摧毀妥瑞兒的自信,也能讓絕望的孩子重獲尊嚴。《站在學生前面》作者、妥瑞人布萊德.柯恩小學時在課堂上不斷發出怪聲,老師不停的 罵他,要求他跟全班同學道歉,還罰他面對教室角落上課;同學集體嘲笑他、捉弄他,逮到機會就打他、孤立他。他大可從此自暴自棄,但這段經歷卻使他立志做一 位讓人一生難忘的好老師。

 

妥瑞兒給老師的真正挑戰,其實不在策略,也不是症狀的嚴重與否,而在心態。台北市明湖國小資源班老師劉明麗建議老師做孩子最好的示範,「你若覺得妥瑞兒的行為不是故意的,其實孩子們的心都很柔軟,不會認為他是惡意或很討厭。」

劉 明麗提醒,新班級新學年開學前,由輔導室老師和特教老師進行「入班宣導」,讓大家認識妥瑞兒,知道「他們不是故意的」、「他們有哪些學習上與交朋友的困 難」、「希望同學同理並一起想辦法」。班級導師則時時提供正向引導,不說「不要再亂動了」,而是提醒「現在要寫第三頁了」,讓孩子有所依歸。老師可特別叮 嚀其他同學不要模仿tic,因為模仿的下一步可能就是嘲笑。若妥瑞兒的動作大,儘量避開敏感而易怒的同學,在不干擾的範圍內安排大一點的側邊座位;跟妥瑞 兒溝通好暗語,如手比2等於蓋兩個好寶寶章、抿嘴等於不說話;協助愛幫忙、好服務的妥瑞兒建立好形象,如中午的打菜達人、午休的管秩序達人、幫老師跑腿送 公文的服務達人。

妥瑞兒需要大量的活動以消耗過剩的精力,從事有興趣、可持續的運動為最佳良方。王煇雄建議,可用消耗體能的活動(如運動、打鼓、跳舞等)換取電玩時間。輕微的妥瑞兒只要派他丟垃圾、倒開水就好,聲語型的妥瑞兒則可做朗讀、唱歌、吹奏樂器等有趣活動。

 

過去,妥瑞兒常被貼上「著猴」(台語,中邪之意)的標籤,不是被帶去收驚,就是找精神科。因此阻斷了許多家長帶孩子求醫的念頭,也錯失了及早發現治 療的關鍵期。王煇雄建議,現在台灣各大醫院兒童神經科或兒童心智科的醫師,都可以成為妥瑞兒家長的諮詢求診對象,千萬不要把妥瑞兒關在家裡「養病」,或等 到妥瑞症好了才讓他們上學。師長的真心接納與正確策略,能引導妥瑞兒順利融入人群,重建自信,最後擊敗妥瑞。

【小辭典】「tic」是什麼?

妥瑞症的主要症狀就是不自主的動作異常,醫學上稱之為 tic。這個字源自於法文的 tique,是一種扁蝨。當扁蝨叮咬牛馬時,牛馬出現急促、快速、反覆、無特定目的動作,有時還包含聲音。用來形容妥瑞人不自主做出的動作或聲音。

【適合家長閱讀的妥瑞兒書單】

《站在學生前面》,遠流出版。

《勇氣之歌》,智園出版。

《又抖又叫——鬥陣妥瑞症》,新迪出版。

【推薦電影】

《叫我第一名》、《火柴人》、《哈拉猛男秀》、《你在對我眨眼睛嗎?》 、《菲比夢遊仙境》

- - -

林口長庚兒童神經科醫師王煇雄——看見妥瑞兒的亮點

每 月的第四個週六上午,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神經科的妥瑞特別門診診間外,擠滿了來看王煇雄醫師的家長與小朋友。診間大門一開一關,只見裡頭穿白袍的王煇雄一下 誇張的聳肩、一會兒用力眨眼,比坐在診療椅上的小患者動作還要大很多。「家長大概以為我本身也有妥瑞症,才全心投入研究,」他幽默的比喻。妥瑞兒經常一到 診間就「表現特別良好」,看不出平常的症狀,走出診間壓力釋放後卻動作聲音全都來,他為了引導孩子、紓解緊張氣氛,才會手腳並用的表演給孩子們看。

 

二十年前,當台灣社會對妥瑞症還很陌生時,王煇雄就成立了台灣妥瑞症協會,專攻妥瑞症的研究、醫療與教育推廣工作。現在,他已是家有妥瑞兒的父母一 定要認識的妥瑞症權威醫師。這些年來,他也走訪了上百間小學,跟第一線老師與家長們介紹什麼是妥瑞症,提供如何陪伴妥瑞兒的策略。

在王煇雄 眼中,妥瑞兒的腦筋和動作都比一般人更勤快,屬於天才兒童中比較奇怪的一種,例如音樂家莫札特就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妥瑞人。王煇雄主張,妥瑞不該被視為一 種病症,而是一種我們多少都有的「人格特質」(如拿筆時喜歡轉筆),只是妥瑞兒的強度高出我們許多。因此他不鼓勵用藥,目前也沒有專門針對妥瑞症的藥物, 幾乎都是向鄰居(如過動或強迫症)借藥。他也不用「治癒」這個字眼,反而希望找到孩子的特長和興趣,讓他們有所發揮,孩子的症狀就會慢慢減輕,甚至完全消 失。

面對這群需要更多「操練」以消耗過多能量的小小超人,王煇雄最常開出三個處方,要求「學業、運動和工作」爭第一。希望妥瑞兒無論在功 課、運動、做家事或學才藝等多方面,都要積極努力爭取好的表現,並把成果帶來給他看。因此王煇雄看診好比星光大道的才藝驗收時間,有的表演直笛,有的拿段 考獎狀來,有的全家組成樂團演奏,鬧哄哄的很開心,最終是希望孩子和家長慢慢找到面對妥瑞症的信心。(採訪整理/李宜蓁)

 

資料來源: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20017-%E8%AA%8D%E8%AD%98%E5%A6%A5%E7%91%9E%E6%B0%8F%E7%97%87/?page=6

相關影片欣賞:

《叫我第一名》(Front of the class)-根據妥瑞兒的真人真事改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4sJo-7BrYg

《叫我第一名》精華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0VzaOC0KLg

《叫我第一名》極短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XALePvpDI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彌勒佛  

彌勒佛  剃光頭

彌勒佛  想洗頭

彌勒佛  想太多

彌勒佛  點點頭

彌勒佛  去碼頭

彌勒佛  吃饅頭

彌勒佛  搖搖頭

彌勒佛  在笑我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見問題

每當你對孩子説“不”的時候,他 *都大發脾氣,不停哭鬧,你實在受不了。無論你説甚麽、做甚麽,他都不肯安靜下來。你拿他沒辦法,只好妥協。再一次,你從本來堅定地説“不”,變成無可奈何地説:“好吧。”

 

你是可以  解決這個問題的。不過,你須要先了解一下為甚麽有時候要對孩子説不。

 

你應該知道的事

拒絶孩子不等於對孩子不好。有些父母認為,拒絶孩子是不好的,要是不同意孩子的要求,就該跟他推理、解釋或“談判”。他們覺得,對孩子説“不”會令孩子産生怨恨情緒,所以要盡量避免。

 

對孩子説“不”,起初確實會令他不高興,但這能够讓他明白一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事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的。此外,向孩子妥協也會削弱你的權威,還會令他以為,每次想要甚麽的時候只要一直哭鬧,就能使你就範。久而久之,孩子會不再尊敬你。説到底,有多少孩子會尊重容易妥協的父母呢?

 

對孩子説“不”可以幫助他應付未來的挑戰。首先是可以讓他學會自制。孩子懂得自制,到了十幾歲時,就不會那麽容易因為同輩壓力而吸毒或有婚前性行為。

 

對孩子説“不”也可以幫助他適應成年後的生活。大衛·華許博士説:“事實是[成年人]想要的東西未必能得到。……父母若讓孩子以為他要甚麽都有人會送到他面前,並不是真的對他好。” *

 

你可以怎麽做

記住你的目標 你必定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一個盡責可靠,思想成熟,情緒穩定的人。但要是你現在對他甚麽都有求必應,你就很難達到這個目標了。

 

説不就是不 要記得,你才是父母,所以你無須跟孩子理論,彷彿需要他來同意你的決定。當然,孩子長大一點後,需要鍛鍊理解力,學會明辨是非,因此跟孩子推理是沒有錯的。可是,要避免跟年幼的孩子不斷解釋你為甚麽  拒絶他的要求,否則他就會以為你的決定是可以改變的。

 

堅守立場 有時候,孩子會不斷哀求,或大叫大嚷,試圖動搖你的決心。假如是在家裏的話,你可以怎麽做呢?《100個教養傑出孩子的秘訣》 *一書有這個建議:“試着讓自己和孩子分開。你可以這麽説:‘如果你的心情那麽哀怨的話,也沒有甚麽不可以,但是我不想聽到。所以,你必須要回自己的房間。你可以在那裏繼續鬼叫,直到你準備停止為止。’”起初你可能不習慣對孩子這麽嚴厲,你的孩子也未必能馬上接受。但當他看出你的立場很堅定,就會比較願意接受你的管教了。

 

通情達理 不要為了展示父母的權威就一味説不,倒要讓孩子看出你是通情達理的。

你雖然不該因為孩子哭鬧而妥協,但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你就不妨答應他。

 

說"不"的益處

“父母都希望看到孩子幸福快樂,這是人性。但你知道嗎?如果孩子從未生過你的氣,從未感到挫折或失望,這可能是你不够稱職的警訊。如果孩子從沒有練習過,將來如何面對挫折與失望?如果父母不曾教導,孩子如何學會自律?父母有責任教孩子這些重要的人生課題,方法就是對孩子説‘不’。”

 

引用:jw.org

文章標籤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天依然是太陽高高掛赤熱的午後,依舊來到我常消費的一家複合式餐廳,讀了商業周刋前頁"執行長聊天室"的標題 <一句猶太人的名言: 不讀書, 行萬里路不過是郵差>. 內容提到: 現在時代變化非常大, 沒有人能靠二十幾歲前學得的知識,終身行走江湖,套一句職場名言 "靠學歷進來, 靠能力留下, 靠績效晋升",我真的感同身受

另外,太多人離開學校後就不再讀書,因為,讀書,是為了考試過關,得文憑一張紙,之後是學習的終點或是學習的開始呢?    

所以朋友們,週末不出遊,挑一本書獨處,閱讀與思考,要長年做到.而如果是透過旅行移動來探索世界,這增廣見聞也還是不夠,必須提升到 "見多識深"的層次;開啟自己的終生學習,將是永恆的資產.~~與大家分享共勉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0年以後出生的「Z世代」孩子,不受傳統束縛,他們積極進取、勇於創新,不會被動接受過去世代傳承下來的觀念,他們和新科技為伍、聰明敏捷、有主見。
 
由於全球經濟景況不如90年代繁盛,以致這群「Z世代」孩子的個性和學習習慣和90年代後期出生的「Y世代」有很大不同,「Z世代」孩子有哪些主要特徵?老師和新手家長們可以如何根據這些特徵,幫助這群孩子學習感恩和互相幫助呢?
 
方法一、結合孩子創意天賦,自己創作編輯,發揮正面影響力
 
根據《今日心理學》指出,相對「Y世代」喜歡花時間瀏覽Youtube和看電影、看電視,「Z世代」喜歡創造自己的內容,他們喜歡更加互動的體驗,也喜歡自己編輯,四分之三的孩子希望現在的興趣可以成為未來工作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創作編輯,發揮正面影響力。
 
方法二、儲存正面能量,學著看一件事的光明面
 
「Z世代」孩子渴望親密同儕互動,轉由像「快照(Snapchat)」這樣的社交媒體,自己設定貼文消失時間(最長十秒)、編輯、彩繪自己的影片和照片,還可以把多張照片自動合成一部微電影,和孩子儲存正面能量,學著看一件事的光明面,透過影片呈現,已在國外青少年圈形成一股新潮流。
 
方法三、用比喻和圖像與孩子溝通,吸引孩子走出戶外、嘗試冒險、展現勇敢
 
「Z世代」孩子喜歡用直覺、簡單的方式溝通,他們用貼圖、照片、標籤代表文字,並希望內容越快分享出去越好,用孩子的語言溝通,吸引孩子走出戶外、嘗試冒險、展現勇敢。
 
方法四、和孩子一起找到目標和學習方法,進而產生行動
 
一般來說,通過考試、進入大學是理所當然的升學路徑,上一代父母會說:「要取得成功,就要進入大學。」而現在不一樣,快速變化的社會,孩子也必須提早培養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快速不等於橫衝直撞,而是透徹了解事情每一個環節的運作方式,「Z世代」依照有興趣的主題結合課程和生活經驗,連結學習與生活。
 
方法五、教導孩子思考儲蓄和未雨綢繆的觀念
 
相較於大膽花錢的「Y世代」,57%的「Z世代」寧願將錢省下來,他們對世界的了解讓他們願意往後想一步,並預先為未來做好準備,「Z世代」清楚知道他們不想和兄長一樣,付高昂學費和承擔不起的學貸,教導孩子思考儲蓄和未雨綢繆的觀念,學習自助。
 
文章引自
踹妞Try New:國際教育部落格 http://trynew01.blogspot.tw/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想學畫畫

怎麼畫

都畫不好

畫了又擦

攛了又畫

竟把天空變得黑鴉鴉

 

分享自國語周刊1063期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常聽到人們說:

「學習音樂可以陶冶性情、培養氣質」、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此一言論,

得到醫學界證實了。

 

根據外媒報導,最新的青少年精神病學研究顯示,

孩子學習音樂可以幫助控制情緒、增加注意力,

還可以降低孩子的焦慮感。

 

美國佛蒙特州大學醫學院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研究團隊表示,

演奏、學習音樂能對大腦的控制行為區域

可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

 

大腦皮質層變化

影響情緒與外在行為

研究分析了232名6歲到18歲孩子的

腦部核磁共振造影掃描(MRI)資料,

藉此研究學習與演奏樂器與大腦之間的聯繫。

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孩子,隨著年紀增長,

大腦皮質層厚度隨之增加,

而大腦皮質層特定區域的厚薄變化

與外在行為和情緒問題密切相關。

 

 

音樂心靈藥

降低孩子不安與焦慮

 

因此,主導研究計畫、

佛蒙特州大學醫學院教授James Hudziak醫學博士認為,

不論是演奏音樂或學習樂器,

確實能影響大腦中的皮質厚度,

間接幫助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自我控制力,

對於孩子的組織、邏輯能力和規劃能力等有相當大的幫助。

Hudziak教授更認為,對有心理、情緒問題的孩子來說,

音樂可緩解孩子的焦慮與不安感,

並指出,一把小提琴比一瓶藥丸好,

音樂的幫助比服用藥物更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2016/01/14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暑假準備開始倒數計時,小朋友好興奮、爸媽好頭痛。想起家裡那隻小的滿心期待在暑徦大玩特玩,心裡就有點「挫」。要認真計畫呢?小小人又張著無辜大眼睛說:「爸爸媽媽,我上了好多、好多課,難道不能休息一下嗎?」但是不計畫呢?聽到隔壁李、王、陳太太討論要怎麼安排才藝班、游泳課、夏令營、甚至是進度班。小朋友會不會輸在起跑點?唉~荷包又瘦了不少。

這次專欄可不是要幫你一網打盡暑假活動DM,計算CP值(請不要點回上一頁啊!)。而是教爸媽如何用家中的彩色筆和圖畫紙,不用厚厚講義和昂貴的科學儀器,輕鬆幫小小人補一補「科學」,這就是【科學不難專欄】的精神啦。準備好紙和筆了嗎?跟著【科學不難】一起GO。

在動筆之前,得先認真收集科學研究的題材──就是小朋友嘮叨不休的「為什麼」。隨機挑一個就可以來著手,譬如是「為什麼鉛筆可以寫字?」

第一步:「畫」出題目

將這個問題「畫」在圖畫紙的正中央,注意是用畫的喔。所以小朋友或許會畫出一支鉛筆、一張紙,別忘了還有一個大問號?

▲來個大問號

第二步:找出關鍵

開始反客為主問問小朋友,是鉛筆的哪個地方可以寫字呢?是前面尖尖黑黑的地方對吧。那就請小朋友在附近的空白地方畫出來這個尖尖黑黑的部位,要畫得愈大愈好。最後再畫一條線連到正中央的問題。

▲鉛筆尖尖黑黑

第三步:多多比較

還有哪些筆也可以在紙上寫字呢?有彩色筆、蠟筆、原子筆。把這些筆都畫在鉛筆筆尖的附近。並讓小朋友自己想一想,這些筆頭有什麼不一樣?有粗粗方方的、細細尖尖的、圓圓胖胖的。那麼顏色呢?有黑色、紅色、藍色、綠色,好多好多顏色。

▲筆一筆

第四步:延伸發展

這時候就可以問小朋友好多好多問題,包括是不是黑色的筆尖畫出來就是黑色;畫出來的線是水水的、還是粉粉的;哪種筆的顏色最多?別只是想,也趕快用筆畫下來,畫得愈大愈好。

沒想到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麼鉛筆可以寫字?」,竟然可以發揮出無數可能性和創造力。在這觀察與畫畫的過程中,小朋友自然而然練習思考、結合生活經驗(所學到的知識),接著分析、歸納,最後就是推理。只要幾隻彩色筆和一張圖畫紙,練習科學思考的概念就是這麼輕鬆簡單。

不過在簡單的步驟中,也是有一些訣竅要注意喔,譬如說盡量不要催促或是指正小朋友,就算畫錯了,也沒有關係,讓孩子們發揮最大的想像力,讓他們自己說故事。也不要讓小朋友寫字,或是用電腦打字,雖然這些輸入內容的速度都很快,但是卻沒有留給小朋友思考的時間,失去練習圖像思考的機會。

不過可別這麼結束了,哪些紙可以寫?用什麼筆寫才可以用橡皮擦擦掉?這些問題還可以繼續發揮喔!不妨利用這個週末,來個親子腦力大激盪,盡情揮灑自己的作品。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一陣子,翻開報紙或是打開電視,新聞一直報導,GDP下修(保2無望),失業率上升,景氣連續八個藍燈,人民的「幸福」指數下降,「痛苦」指數確增加。

每個人都希望「幸福」,生命的原則不就是在追求幸福嗎?人一生都在找尋幸福,但找到的往往只不過是短暫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幸福?人常常因為經濟、健康、家庭、感情等等因素常常生活在痛苦中。

一、「幸福」的認知

幸福是什麼?是平凡生活中突然中了樂透,是天天不愁吃穿、不停玩樂,是多年的夢想終獲得成功,是身邊擁有年輕貌美的紅顏知己,是在人生災難中的重生,是仕途上升官發財、、感覺似乎每項都有,又感覺每項是那麼的空虛。

一般人每天在渴望著「幸福」,卻無法理解它,甚至不知道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只是我們缺少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蒙蔽了原本滿載幸福的澄澈心靈。幸福的認知是什麼?

1.幸福是一種權利及恩賜:幸福是一種權利及恩賜,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只要你相信。同時基督徒的生活是被幸福包裹著的,只要我們用心去思索,我們就會感覺到幸福的恩賜。

2.幸福不是依靠有形的物質:真正的幸福不是依靠金錢、物質等外在的生活需要及生活條件的滿足,而是一種因著信仰,而得到喜樂的情緒一直持續。

3.幸福是一種心靈的體驗:這種感覺應該是愉快的、滿足的,使人心情舒暢,甜蜜快樂的。有時候,平安健康地活著,自由自在地呼吸,身邊有珍惜自己也值得自己珍惜的人,就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了。

有人說:「幸福不是在乎外在的條件,而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它是一種心裡的『滿足』感」。換句話說幸福就是一種滿足快樂的心態。

二、社會的「幸福」元素

咱利用科學的方法,來製作五組社會的「幸福」的元素?

1. 幸福=(吃得下)+(睡得著)+(想得開)

吃得下意味著身體健康,睡得著這意味著思想沒有壓力,心中沒有糾結。不生病才吃得下,沒心事才睡得著。人生在世要活得明白、活得痛快,還要想得開:碰到挫折、冷落、委屈、傷害、災禍時都要想得開。

2. 幸福=(圓滿的親情)+(真摯的友情)+(甜蜜的愛情)

人生就像車站,在起點總會有家人噓寒問暖、給予鼓勵,這是親情。

在行進過程中,有人來來去去,或許是萍水相逢、或許是患難之交,

友情總扮演了最佳調味劑。人生的旅途到了定點,美麗的風景會想和

另一半共賞,旅程中的挫折會想和伴侶共擔,偉大的愛情於焉誕生。

3. 幸福=(認真生活)+(隨時感恩)+(關懷別人)

認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將使心靈充實不虛。感恩身邊所有的事物,所謂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懂得感恩的人,必懂得惜福和知足,並能體會自己的幸福。關懷別人,不只是幫助別人,更是幫助自己,唯有在關心別人,替他人分憂的時候,人們才不會只注意自己的不幸。

4.幸福=(平安)+(滿足)+(回饋)
自己平安,是家人和愛人的心安﹔家人和愛人的平安,是我們心安。捨去不必要的慾望,使自己可以滿足,那猛獸就不再飢渴,牠可以因「滿足」而被馴化成溫順的小兔子。施比受更有福,當你行有餘力而能回饋給曾經幫助過你,或是你根本不認識的人,相信也能為你的幸福加分!

5.幸福=(珍惜擁有)+(享受生命)+(無悔的愛)

只要珍惜身邊一切,用心感受它的祝福,幸福的滋味就在蔓延。快樂

實在地渡過每一分、每一秒,歡笑讓人有活力、有感動,幸福的另一

角便深藏於此。愛給予人不一樣的世界。愛的心靈交流,無私的付出,

愛的真諦就是要讓人幸福。

人生幸福,是以「有沒有意義」來決定幸不幸福,不能只有外在形式上的幸福,必須要有意義內涵的幸福。幸福是由需要的被滿足,這個需要不盡然全是外在的生活需要及生活條件的滿足(肉體的需要),才是幸福。所以幸福必須要有內在的需要(心靈的需要),「心靈的需要」必須有意義、有價值,這需要總是讓隱藏看不見的。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底要多積極才算積極?到底要多正面才夠正面?
坊間有太多激勵或心靈課程,教導學員「我最棒!」「我一定可以成功!」等口號式激勵語言,一位病患甚至說:「我最棒的『藥效』大約持續一周,之後又掉入自責、後悔的萬丈深淵。」心理學告訴我們,當內在的自己與外在的自己距離越遠,個體會越焦慮,可見,如果不是真正的改變自己,尤其是想法的轉化(TRANSFORMATION),這些表面化的激勵話語,賞味期是極有限的。

正面思考這種東西,真的有很多迷思,
通常我最討厭別人分享正面思考的能量給我,尤其是在我心情低落沮喪的時候,
並不是我真的討厭接收正面能量,
其實我也需要正面能量,
但那些發送正面能量給我的朋友們,
往往都認為:「就是因為你都不做正面思考,才會走不出來啊!
講得好像正面力量就是最佳解藥,只要你能這樣想,問題就解決了~

解你老木,如果真的能想開,我就不會憂鬱了啊!

精神科醫師說得很好:,
精神科醫師:罹患憂鬱症的,往往都是那些過度正面的人
我每天都會面對想法負面、或一直想盡辦法要正面思考的患者,我慢慢理解『正面想法』絕非萬靈丹,它就跟『負面想法』一樣具有殺傷力,通常,這也是現代精神醫學的一大陷阱-以為只要正面思考就可以解決一切困難!

真的,太中肯了,
常常在臉書上看到一堆分享正面能量的人(最常是那種加入直銷事業的人),
我都很想問:「真的碰到讓你很難過很難過的事情,你還能像這樣自拍笑臉,分享正面能量話語給大家嗎?
少來了,人通常都是在快樂的時候才有辦法真正地正面樂觀與積極,
人心不是鐵打的,是容易受到情緒波動的,
過於用正面思考去壓制心中不斷湧現的負面情緒,
那只能說是一種「自慰式的洗腦」。
要不然,也不用找精神科或心理醫師了,大家都直接去加入直銷聽一堆正能量課程不就好了?

據董氏基金會統計,心情不好的人最討厭的三句話,
排名第一的就是「想開一點」
第二句話「別想太多」
第三句呢,就是「放下」
三句話的共同特點就是要我們壓抑或忽略負面思考。
.........就已經很憂鬱了,還要我們壓抑或忽略,
這就好像你傷口已經像噴泉般地在噴血了,
然後旁邊的人還跟你說:「你趕快壓住止血啊!」「你不要再讓他流血啦!」
廢話,血是你在噴的,難道你會不知道要趕快止血嗎?
如果真的能輕鬆壓住,那血就不會源源不絕地一直噴出來啦!
難道正在憂鬱悲傷的人,會不知道要「想開一點」、「放下」嗎?
其實我們更多時候需要的是一種「同理」、「陪伴」,
而不是立即就要讓自己康復!事實上也不可能立即康復!

真的沒有必要不准自己出現一丁點負面思考,
或是不容許自己出現一絲軟弱,
又或者是讓自己假裝沒看到眼前的問題。
因為負面思考能幫過度的正面想法扮演踩剎車的角色
以負面評估,正面解決來面對困難挫折」這才是最好的方式!

充斥著正面想法的人,反而才是最容易生病的人,
因為「過度正面讓人忽略危險,變得無法適應現實,無法適當宣洩內心的負面情緒。
對!就是明明自己心中也有不少負面想法,
但是都壓抑著不說,洗腦自己,也洗腦別人,
讓自己一直有種「我可以的」、「我是樂觀堅強的」錯覺,
問題是,人本來就沒有鋼鐵心,
負面情緒壓抑久了,其實很容易讓人忽略現實的危險與困難,
然後「正面的人可能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身體症狀明明已經厭倦演出正面積極,卻無法變得負面心理失衡狀況只好表現在身體上。
一旦意味過來自己真的撐不住,爆炸了的時候,
往往已經發病,已經是嚴重的憂鬱症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精神科醫師、心理醫師在解決患者問題,接收來自於他們的大量負面能量的背後,
有不少人需要靠藥物來安定自己的情緒,但往往效果有限,
於是很多精神科、心理醫師反而自己得了憂鬱症!
你說,他們難道不知道要正面樂觀,難道不知道要好好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嗎?
他們知道,但就是因為太想要讓自己正面樂觀來對抗憂鬱沉悶,
所以忽略了心中早已積滿的負面情緒,最後一次爆出來,
就好像土石流,直接把穩固的橋樑給沖垮了...

所以拜託,不要老是這麼正面思考,
負面思考也很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臉書現在出現不少負能量的話語,會廣受歡迎。
不是大家都那麼自虐,不是大家都這麼喜歡負面,
而是很多時候,這種負能量反而能讓我們有種「被同理」的感覺,
那是一種「原來不是只有我這麼悲慘,我還有同伴,我們可以一起面對困難」感覺。
這要比那些正能量大師在一旁告訴你「加油,你可以的~你可以再重新站起來的!」
然後把手伸出來,人卻在遠遠的地方........
我想所謂的正能量,很多時候其實給的不是解藥,反而是一種無力的「距離感」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寶寶自己吃飯,對照顧者來說簡直是一場大災難,因為寶寶總是吃得髒兮兮、亂糟糟。但其實,吃飯吃得亂糟糟的寶寶,更有助於學習。

如果告訴你「吃飯總是吃得全身滿地都是的寶寶,將來能學得更好」,也許會讓爸媽清理時比較甘心。

根據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新聞報導,寶寶的大腦能快速記住「積木、蘋果、爸爸」這類「不會輕易改變的固體」名稱,但流質、非固體的東西則容易讓寶寶困惑。

美國愛荷華大學研究一歲半的寶寶如何學會分辨14種流質、半固體食物(如湯、蘋果汁、牛奶、布丁),發現那些不只用看的,還用手拿、玩食物、吃得亂七八糟的寶寶,最有辦法辨識這些食物。因為他們學到了碗裡、掉到桌上、地上的食物的形狀不同,卻仍是一樣的東西;碰觸感覺食物,也幫助他們記憶這些食物的質感、稠度和其他食物有何不同。

------
別再逼孩子把飯吃光

文/李岳霞

「哇,你把飯吃光光了,你好棒!」

「把碗裡的青菜吃掉才可以下桌。」

「飯全部吃完了才可以吃布丁。」

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吃飯,甚至不惜使出鼓勵威嚇、連哄帶騙等各種手段讓他們「把飯吃完」。近期發表在美國《兒科》雜誌上的一項實驗發現,超過半數的美國父母會要求家裡的青少年把盤裡的食物全部吃完,不能有剩菜。有三分之一的父母在孩子表示吃飽後,仍要求他們再多吃點,導致孩子常吃得過飽。

為何父母這麼執著於把飯吃完?《紐約時報》網站新聞指出,我們從小被教育不能浪費食物,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父母、祖父母和無數代祖先都活在食物資源匱乏的年代,那時代的小孩必須充分把握進食的機會,因為下一餐不知道會在哪裡。但如今,我們活在一個有正餐、有下午茶、還可以去夜市吃宵夜、或隨時去便利商店買零食的世代,小孩多半餓不著,但孩子與生俱來還是有控制飲食的能力。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