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子共讀可以透過閱讀時,將孩子擁抱在懷裡,講述故事給孩子聽!

引用 http://www.cavesbooks.com.tw/CET/ArtContent_tw.aspx?CDE=ART201506041010485IM

 

親子共讀的優點

 
   家長們可能會說:我的孩子不愛看書呀!其實不然,閱讀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培養建立,而且是越早開始培養越好的一個習慣。有感於數十年來孩童閱讀能力逐年下降,美國一個由小兒科醫生發起的機構Reach Out and Read (ROR)在1989年開始大力提倡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希望讓孩童從小就開始接觸且習慣閱讀。此機構亦有研究指出在小學三年級前所具有的閱讀能力將會明顯影響孩子未來的整體教育成效。因此,近年來親子共讀的概念在世界各地均受到重視及大力推廣。與孩子共讀的好處不勝枚舉,以下列出五個重點供讀者們參考:
 
1. 讓親子關係更緊密
  在這個忙碌的社會中,身為家長的我們一天花多少時間與孩子共處呢?除去休息和工作的時間,在家能和孩子說說話的時間實在少的可憐。若能在平日抽個幾分鐘單純的和孩子共同閱讀一本書,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語彙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讓親子間有共同互動的活動。在“Make the Conection”一文中,便提到「閱讀」是一份禮物,這份禮物提供了常因忙碌而錯過孩子成長點滴的家長們能透過與孩子一同閱讀,建立親子間的互動,來彌補這份遺憾。當父母能花點時間與孩子挑選一本有趣的書,並共同欣賞書中的內容時,這些親子專屬的共處時間及互動,將成為孩子最珍貴的童年回憶之一。
   
2. 奠定語言及溝通能力
  當唸一本書給孩子聽時,他們同時可學到字彙、用字、圖文整合、邏輯性、想像力及創造力等技能,所以越早接觸閱讀的孩子在語彙能力的使用上會優於較晚接觸閱讀的孩子,而在表達自我情緒及與他人溝通的能力上也較具優勢。教育學家Gemm Learning便說過,具有充足語彙能力的孩子比較充滿自信,自我認知也優於他人,在未來的學術表現上會較為優秀。此外,經常聽故事的孩子,傾聽能力也比較好。因為當家長唸讀故事時,不僅傳遞故事內容,同時也在訓練孩子傾聽及專注力。這些能力在未來求學過程中皆是相當重要的環節。
   
3. 奠定學術成功的基石
  不可否認,閱讀能力佳的孩子在智能及學術上的表現實際上較為優異。孩子若能在入學前就接觸閱讀,在幼稚園的學習會適應的較好。澳洲墨爾本一所學校曾針對一群四到五歲的孩童做研究,讓他們每周接觸書籍三至五次,這些孩子在閱讀的敏銳度上明顯優於其他孩子至少六個月以上的程度。當孩子接觸閱讀時,他不僅要看懂文字,也需要觀察圖文間的關係,這些都是訓練孩子對於具體及抽象能力理解的過程。長期累積下來,對於往後課程上的學習都有相當大的助益。
   
4. 提供生活範例及培養思考能力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太過抽象的解釋說明,孩子不一定能懂,但若能透過故事內容與孩子所遇雷同的狀況來做分析,孩子往往能夠因為投射到故事中的角色,而能領會一二。例如,筆者的兒子因為妹妹搶奪他的玩具而生氣的那日,我便挑選了一本When Sophie Gets Angry - Really, Really Angry(中譯: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會有不開心的時候,讓孩子知道生氣是正常的,但要怎麼適當的抒發感受是很重要的。

另外,透過閱讀能有機會去思考故事內容與主角的因果關係;例如:在閱讀三隻小豬的故事時,就可以和孩子討論各個小豬蓋房子時的心態和可能的問題,也可以問問孩子如果他可以選擇,他會用甚麼來蓋房子?筆者在孩子讀過經典的三隻小豬後,也曾唸讀另一本The True Story Of The 3 Little Pigs(中譯: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讓孩子透過有趣的角度動動腦去看大野狼的心聲。
   
5. 領會閱讀的樂趣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此名言大家都聽過,但是要能領略其中之奧妙,唯有先培養出閱讀的興趣才有機會體會閱讀的美好。而對孩子來說,最能激發其動機的人不是學校的老師,也不是專門說故事的專家,而是每日相處的家人。正因家人了解孩子的喜好,在陳述故事情節時,可以觀察孩子對內容的反應,也可根據故事情節提出與孩子有關的連結。一開始先是家長唸給孩子聽,孩子慢慢的吸收學習,接下來孩子會與爸媽分享故事內容。當孩子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時,一有機會接觸任何新書,他會迫不及待的翻閱並與你分享,這一步一腳印的累積都會讓孩子在無形中建立成就感,領略閱讀的樂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