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各位學員請注意,文章發表請統一使用"黑色標楷體與字體12" ,謝謝

目前分類:108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培訓班 (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一篇連加恩醫師參加今年台大畢業典禮所發表的演講,我認為發人深省,值得一看!!

 

連加恩:當人生經歷到十字路口的選擇,對自己而言,選擇較為困難的那一個,往往就是對的選擇。

連加恩醫師雖然年輕,但他對社會的貢獻、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成就非凡。自2001年從陽明醫學院畢業後,參加第一屆外交替代役,不僅在當地行醫,為了改善環境衛生,提出撿垃圾換舊衣、挖水井的計畫,還蓋了一所可以照顧100位孤兒的教養院。其無私精神、堅毅的信念,以及面對挫折卻愈加樂觀的態度,一直堅持至今無所動搖。

連加恩則以5點分享他的經驗:

 

一、選人少一點的路

二、多走一哩路

三、選難一點的路,多承擔一些困難

四、換位思考,寬容憐憫

五、終身學習

 

連加恩表示,2001年選擇參加外交替代役的這個決定,是他人生最大的轉捩點。到了布吉納法索發現怎麼滿地垃圾、塑膠袋卡在樹上,沒有人去管,遠看以為是烏鴉,事實上都是黑色塑膠袋,包括後來挖水井,這都是他人生第一次接觸公共衛生、國際醫療事務。但,這些事其實都不是他的工作任務。

 

後來又發現當地有教育需求,村長送了他兩隻雞,還送了四公畝的地,請連加恩幫忙蓋孤兒院,當時他穿的衣服寫著:JUST DO IT,他就真的去做了。孤兒院現在落成15年,每年照顧100個孩子。

 

他發現,當他人生經歷到十字路口的選擇時,若有兩個選擇在面前,對他而言,選擇較為困難的那一個,往往就是對的選擇。為什麼要選難的路?因為會有特別的經歷,當他年紀漸長,他發現除了追求成就之外,可以透過這些特別的人生經歷去激勵、祝福比他年輕的人。

 

連加恩在前年重回校園,進入美國哈佛大學讀博士班。在演講的尾聲,他提到過去2年在哈佛讀書的感想。他說他經常跪在租屋處小廚房的地板上,因為「真的有撐不下去、覺得非常痛苦的時候,不管是學業、或生活上的壓力」。當他跪下LEAN ON(依靠神)的時候,那是他的生命線,他鼓勵在場的畢業生能找到自己的依靠,因為「有一天你我都會遇到很辛苦、快要走不下去的時候」。

 

最後他祝福所有畢業生,「你的生命是美麗的禮物,生命是美麗的,enjoy it(享受它)!祝大家鵬程萬里!」

 

參考網址:https://cdn-news.org/news/18054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8課後

12美青

父母在對於孩子的情緒智商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通常父母都能適度讚美孩子,但是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卻較少的習慣陪伴孩子說說心事,鼓勵或安慰,看文這篇文章,我希望身為父母的我,應該在這樣的議題上實踐的更多,以身作則。

 

好資訊轉載   親子天下雜誌51期 2013-11   作者:蘇岱崙

 

親子天下大調查:缺乏自信的孩子,4成是「媽寶」

「親師座談」從小學蔓延到大學了,大學生選不到課要爸媽出面拜託教授。畢了業,求職面談要家長陪同,踏入職場,工作做不完帶回家要爸媽幫忙做……

社會上的「媽寶現象」讓人搖頭嘆息,家長們也承受了許多責難。為了了解父母的教養取向是否影響孩子面對挑戰時的態度及自我評價,《親子天下》與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合作,於十月一日至九日,問卷調查全國一五八四名國小四年級到國中九年級的學生。

調查結果發現:沒有自信、對自己看法負面的孩子,「媽寶」指數高,一遇到困難就習慣轉頭找幫手。重視孩子自信和正向能量的家長,容易養出樂觀不怕難、願意和父母敞開心胸、面對困難也不放棄的孩子。

  發現1  

超過7成爸媽懂讚美,但1╱3缺乏鼓勵安慰

調查結果發現,超過七成一的父母,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願意稱讚孩子。然而,當孩子遇到挫折,會安慰、鼓勵孩子的父母就不若讚美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孩子表示,當遇到挫折時,父母「很少」或「從未」給予安慰、鼓勵。

父母正向的教養態度,讓親子關係較為穩固,七成五以上的孩子對於父母的愛很有安全感,相信爸媽不會因為自己「做錯事」或「成績不好」就不喜歡自己。也有近六成六的孩子自信認為:在爸媽眼中自己是個不錯的孩子。

崑山科技大學幼保系副教授、《Coach父母學》作者陳恆霖認為,高比例的父母親願意稱讚孩子,值得肯定。不過,兒童福利聯盟社會工作處處長白麗芳也點出父母親在「稱讚」、「安慰」上有年齡的差別待遇。國小階段「表現好『總是』被爸媽稱讚」的比率將近四成,到國中卻只剩下四分之一。當遇到挫折時,爸媽「總是」給予安慰和鼓勵的比率,到國中階段也減少十個百分點。

「是否孩子長大後,爸媽對於他們的好表現就視為理所當然,遇到挫折也不需安慰?」白麗芳提醒。

  發現2  

常被鼓勵、安慰的孩子,8成5不怕難關

缺少鼓勵、安慰的孩子,8成6不跟爸媽說心事

更多數據證明,常鼓勵、安慰孩子的爸媽,孩子願意接受挑戰,也會對父母敞開心胸。

調查顯示,常被爸媽鼓勵、安慰的孩子,遇到不會做的事,會努力找方法自己試著做的比例高達八成五,明顯高於少被鼓勵和安慰的孩子。

這次調查也發現,採取正向教養多鼓勵和讚美孩子,親子關係親密,孩子願意吐露心事和信任父母建議。

調查結果中有近五成五的孩子心情不好時,不會和爸媽聊心事,國中生更接近六成。交叉比對後發現,那些很少或從未獲得爸媽鼓勵、安慰的孩子,有高達八六%就算心情差,也不會找爸媽談。

不談心事,當然在關鍵時刻更不願意聽父母的意見了。高達八成二的孩子在做決定時,願意接受父母的建議。但少被父母稱讚的孩子,卻僅不到一半會接納父母的建議。

青春期的孩子不願和爸媽談心,可以理解,但過半的國小生不和爸媽聊心事,白麗芳感到驚訝。她指出,或許家長說話的方式,並沒有引起孩子想要對話的欲望。 孩子若從父母處得不到安慰和鼓勵,心中難過時,自然也不會向爸媽尋求幫助。不能向爸媽坦承錯誤、說內心話的孩子,心中埋藏的大石頭更令人憂心。

白麗芳建議,青春期的家長與孩子相處要「重質不重量」,不要說教,例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看電影、討論書或最近發生的新聞等,從聊天中傳達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發現3  

近3成孩子覺得考不好等於自己笨

而自覺沒用的孩子中有4成出現「媽寶」現象

調查也發現,國小和國中生有不少人對自己沒有自信。近三成的孩子考試考不好,會覺得自己很笨、常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近兩成孩子甚至常認為:「世界上少了我也沒關係」。有一成五孩子常悲觀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會、是個沒用的人」。而這種負面的自我評價,國中生比率又比國小生來得高。

自我評價低的孩子,「媽寶跡象」較高。「常覺得自己沒用」的孩子,有四成遇到困難時就希望爸媽幫忙完成,明顯高於平均。

受訪國中小學生中,九成的孩子認為如果睡過頭遲到,並不會歸因於爸媽沒有叫他起床。但自我評價低的孩子,卻有將近兩成認為,睡過頭遲到是爸媽的錯,因為爸媽沒有叫自己起床。

自我肯定度低的孩子挫折忍受度也較低,而且輸不起。覺得自己沒用的孩子,有三成都回答遇到困難就容易放棄,兩成表示若輸了就不想再玩(或是比賽)。

  正確引導  

停止負面評語,培養自尊而非自戀

該如何引導孩子建立自信?

調查結果支持正向教養的力量。常被稱讚、安慰的孩子,自我肯定度會比少被稱讚、安慰的孩子要來得高。陳恆霖建議家長不要再用負面的話語批評孩子,「久了孩子就會相信自己是這樣的人」。他也說,如果爸媽可以接納安慰孩子的情緒,引導他們去檢視過程中為什麼成功、為什麼失敗,而不是只針對結果讚美或安慰,就不會培養出「媽寶」。

白麗芳則從社福工作者角度推敲,這些「沒有存在感、覺得自己沒用」等自我評價低的孩子,有可能家庭功能無法提供孩子情感支持,這時學校老師格外重要,應找出孩子的亮點,讓他有所發揮。

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助理教授周育如指出,孩子頗在乎爸媽對自己的看法,代表父母對孩子有影響力。但她提醒,孩子不應該只靠父母的鼓掌加油建立自我評價。因此父母除了要給予精神上支持外,必須引導孩子從過程中學習,「否則只是培養出『自戀』的孩子,而非真正有自尊、負責任的人,」周育如說。

父母親對孩子的正向支持,有助孩子的自我肯定;而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孩子,不會害怕迎接挑戰。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做家事的孩子,長大愈幸福----

本文節錄自:《跟著光光老師,教出高正向小孩》一書,廖笙光(光光老師) 著,遠流出版

孩子做家事好像要他的命,總是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不是要叫個一、二十遍,就是很敷衍地隨便做一做,都要爸媽氣到爆炸才做得好。怪的是,明明就可以做得很好,為什麼總是要搞到大人氣呼呼的呢?

要求孩子做家事確實是件好事,但是為何那麼困難呢?這跟年齡有關係,越是小時候,越容易養成習慣。

「模仿」是上天給予孩子最大的禮物,孩子透過模仿來學習,在懵懵懂懂間就先學會如何做,長大後才會理解背後的原因。如果等到七歲以後才想要培養,會比較困難。

兩歲時,孩子什麼都喜歡模仿,像是吃飯時都不想用自己的小湯匙,硬是要用大人的筷子。不論爸媽做什麼,他都張大眼睛看,一直迫不及待想要學,將看到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能力。

三歲時,孩子覺得自己很厲害,已經長大了,想要當一個「大人」,所以什麼都想自己做,連你想要幫忙,他都會堅定地拒絕你。他常把「我可以做」放在嘴邊,但是下場爸媽都知道,一定沒辦法做得很好。

四歲時,孩子超喜歡玩扮家家酒,可以做完一連串的步驟。仔細觀察孩子在遊戲,可以正確重現媽咪在家煮晚餐的所有步驟與順序,而且幾乎沒有錯誤。透過遊戲過程的反覆練習,孩子雖然在和朋友玩,同時也在準備好做家事的能力。

五歲時,孩子開始漸漸脫離稚氣,越來越像小大人,但是對於想像遊戲突然間失去興趣。這時孩子開始不喜歡玩扮家家酒,反而更喜歡「真實工作」,並從中獲得「成就感」。

在四、五歲時讓孩子開始「做家事」,因為順著發展特質,當然就很容易養成習慣。相反地,等到九歲以後,孩子學業壓力越來越沈重,也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這時再想要孩子分擔家務,就會花費更多時間。

給爸媽的話

做家事不是一個工作,而是一種習慣。孩子還小時,可以透過帶著他們一起做,給予他們榮譽感,漸漸培養出來。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能做更多的事,自然就很願意分擔家務。

讓孩子分擔家務,最重要的不是因為家事要有人做,也不是工作效率。如果從這兩個觀點來出發,基本上爸媽自己做比較快。其實,做家事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學習到「負責」就是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當然孩子年紀還小,難免出錯,沒辦法做到百分之百完美,這時爸媽應該鼓勵多於責備,才能讓孩子願意持續嘗試。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心理學家韋朗特(George Vaillant)的調查研究指出:童年時有做家事習慣的孩子,在成年後「獲得高薪職位」的機率多四倍,「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並不是孩子會掃地和拖地,薪水就會比較高,而是透過做家事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學會自動自發。想想看,如果你有一個員工做事拖拖拉拉,要唸一下才勉勉強強動一下,但另一個只要交代一聲就很負責地自動自發,從來不需要說第二遍,如果你是老闆,你給的薪水會不會有差別呢?

做家事不是練習當幫傭,而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當我們幫孩子做牛做馬的同時,其實也在折斷孩子的翅膀。習慣依賴的孩子,又如何能長大?請不要幫孩子做得太多,卻又抱怨孩子不知惜福,不體貼爸媽的辛苦,因為孩子從來就沒有辛苦過,又哪能體會你的累呢?

跟著光光老師這樣做

在兒童發展的評估中,「生活自理」一直是很重要的項目。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但生活自理能力卻越來越差。想想看,如果一個孩子連自己穿襪子都有困難,又如何能主動幫忙做家事?我知道這聽起來很好笑,卻常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所以要孩子幫忙做家事之前,請先培養起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當孩子有能力照顧自己,才能去照顧別人,自然就願意做家事了。讓我們來使用三個好方式,引導孩子養成做家事的好習慣。

一、任務符合年齡

依照孩子年齡可以做到的事情給予適當的家事任務。以洗碗而言,四歲可以幫忙收碗、五歲負責擦乾、六歲負責沖碗,等到七歲以後就可以自己洗碗。做家事需要引導,讓孩子可以成功,就是孩子願意配合的關鍵。給予孩子不同階段的工作,讓孩子有一個嚮往,覺得自己是因為長大了所以可以這樣做,有了榮譽感支撐,孩子才願意主動做家事。

二、明確列出步驟

要求孩子做家事時,不是只給予指令,例如:「把房間收好!」結果孩子收完才坐下,又被罵了一頓。因為孩子和爸媽對「收好」的定義不同,當然就搞得爸媽不開心、孩子很困惑。請把任務一一列出步驟:一收玩具、二收桌子、三倒垃圾桶。這樣孩子容易配合,也不會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而感到挫折。

三、使用代幣制度

七歲以後才開始培養做家事的習慣,建議可以使用「代幣制度」。這裡不建議使用零用錢作為獎勵,這樣會讓孩子把家事當作一個額外工作。當孩子做一件家事或幫家人一個忙,就可以得到一張貼紙,累積到一定數量就可以換取「獎品」。只是要注意,「代幣制度」是一種加法,而不是減法。你可以不給孩子貼紙,但不能拿走孩子的貼紙。爸媽會失敗的原因,常常是加法和減法一起使用,結果反倒沒有任何效果。

在幫忙做家事時,還有一個小重點要提醒爸媽,要適時幫孩子換工作。特別是七歲以前,當孩子還不熟悉時,經常會拚命努力練習,一股非常有動力的樣子,但是一旦學會了,他們就會覺得無聊。這時可以適時幫孩子換個新工作,維持住他們的動機喔!

【給爸媽的小提示】           

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超多,常常忙上一整天也不一定可以全部做完,真的很辛苦。家長也難免會想抱怨一下,但請不要在孩子面前哀嘆做家事有多累、多煩,我們可以換句話說:「幫媽咪做家事,媽咪才有時間可以陪你玩。」這樣孩子會更有動力喔!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處:親子天下/光光老師 http://best.parenting.com.tw/blogger_article.php?w=6693

「讀書儀式」的重要性~先靜心再專心

專心,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的策略。最近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對於「讀書儀式」有更深刻的體會。
 
四月三十日,我最常寫稿子的咖啡聽,居然要結束營業。雖然已經公告一個多月,但是經過時看到大大的「頂讓」兩個字,還是讓我有一點失落。一開始我不以為意,因為咖啡廳很多換一家也就可­以,但没想到卻連續兩週寫不出一篇文章,真的有嚇到我。
 
老實說,這家咖啡店的咖啡並沒有特別好喝,在裝潢上也是非常的簡單,也沒有什麼浪漫或書香氣息。唯一的優點是在公園旁邊,而且有超大的落地窗,採光非常的明亮,所以我總是習慣坐在窗邊的一個座位。每次去總是叫一份早餐搭配招牌咖啡,然後待上三小­時,期望可以把文章或教材完成。
 
我習慣在上午寫文章,通常是八點半到咖啡廳報到,那時店裡通常只有兩、三組客人,感覺非常清靜。先喝上一兩口咖啡,然後拿出手機和筆記本,先花上20至20分鐘的時間,釐清這週的所有待辦事項的先後順序,並且訂出截止日期。收起筆記本後,再喝一下咖啡轉換情緒,然後戴上我的「全罩式耳幾」,花上20至20分鐘隨手寫一下草稿。前前後後大約一個小時的準備時間,才會進入重頭戲。
 
接著拿出筆記型電腦來打文章,通常大約在一小時或一­個半小時完稿。如果效率高時,甚至可以在兩小時寫完兩篇文稿。幾乎每週一都是如此,不知不覺也持續了整整五年,期間也寫完了兩本書。即便是手頭上沒有文稿要寫,也會抽空寫一些管理學的文章,只是當成自己在做筆記,而沒有在網路上和大家分享。
 
寫文章需要高度的專注力,不然常常會到牛頭不對馬嘴,甚至出現跑題的情況。只是經驗告訴我,專心不是你想要就能馬上有,即使是大人也很難「立刻」非常專心。很多時候越是心急的動筆,反而花費更多的時間修改,結果反而更沒有效率,甚是需要整篇打掉重練的情況。反而先做一點事務性的事情,讓自己的思緒先沈澱,當雜訊消失後反而更有效率。
 
再來,「戴耳機」來打文章,並非是鼓勵大家心二用,而是我跟家人的默契。它有如一個明確的標示「請勿打擾」或「努力中」的牌子。只要我帶上耳機時,兩位寶貝就不會打擾我,因为她們明確知道我在忙,所以不會有空理會她們。所以,當我在打字時都會帶著耳機,但卻不一定會播放音樂。與其說是耳機,反而比較像是「耳塞」或「計時器」。
 
藉由這樣的「讀書儀式」,一來讓別人知道我在工作,所以不會過來打擾我;二來是向自己承諾,在一小時內要好好專心。只是沒想到,因為換一家咖啡廳而已,卻足足讓我有兩週難以習慣,真的是有點傻眼。但也因此,也讓我思考另一個問題,孩子老是不專心,有時是我們太心急,要求孩子坐下來就要馬上專­心,結果孩子做越心慌,因為他怎麼樣也沒辦法專心。
 
或許我們應該改一個方式,透過一些「固定」事務性的工作,幫助孩子的思緒可以先「靜下心來」。藉由大人的智慧,幫孩子找出適當的策略,當孩子理解如何找到自己的步調之後,自然也就更容易專心。孩子雖然不一定會有自己的書桌,但固定的「讀書位置」是絕對是必須要的,哪怕是用板凳當桌子也都是可以的。最重點是要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孩子也才更容易學會專心。
 
當孩子要讀書前,要求孩子先坐在椅子上,完成三件事情。藉由動手的過程,讓自己浮動的心情靜下來,像是:調整檯燈、削鉛筆、排好寫作業的順序,也許一開始需要較長的準備時間,但等到孩子靜下來後,寫字讀書反而會更有效率。很多時候孩子不專心,並非是調皮搗蛋,而是計畫性不好。好不容易才坐下來準備寫字,寫不到幾個字發現有東西忘了拿,又開始翻書包,當然也就顯得很不認真,而惹得大人生氣。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責備,而是教他如何事先準備,不是嗎?規律,其實才是我們最應該堅持的事情,而不是馬上做,或做得快慢。
 
專心是要準備的,也需要學習的,不是一坐下來就可以做到的。孩子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規律」,趁孩子在低年級時,建立良好的「時刻表」,讓孩子牢牢的記在心底,等孩子長大你就會發現,一切都是有價值的。
 
讓孩子學會專心,就讓我們從培養孩子的「讀書儀式」開始吧!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