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讓寶寶自己吃飯,對照顧者來說簡直是一場大災難,因為寶寶總是吃得髒兮兮、亂糟糟。但其實,吃飯吃得亂糟糟的寶寶,更有助於學習。

如果告訴你「吃飯總是吃得全身滿地都是的寶寶,將來能學得更好」,也許會讓爸媽清理時比較甘心。

根據美國《時代》雜誌網站新聞報導,寶寶的大腦能快速記住「積木、蘋果、爸爸」這類「不會輕易改變的固體」名稱,但流質、非固體的東西則容易讓寶寶困惑。

美國愛荷華大學研究一歲半的寶寶如何學會分辨14種流質、半固體食物(如湯、蘋果汁、牛奶、布丁),發現那些不只用看的,還用手拿、玩食物、吃得亂七八糟的寶寶,最有辦法辨識這些食物。因為他們學到了碗裡、掉到桌上、地上的食物的形狀不同,卻仍是一樣的東西;碰觸感覺食物,也幫助他們記憶這些食物的質感、稠度和其他食物有何不同。

------
別再逼孩子把飯吃光

文/李岳霞

「哇,你把飯吃光光了,你好棒!」

「把碗裡的青菜吃掉才可以下桌。」

「飯全部吃完了才可以吃布丁。」

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吃飯,甚至不惜使出鼓勵威嚇、連哄帶騙等各種手段讓他們「把飯吃完」。近期發表在美國《兒科》雜誌上的一項實驗發現,超過半數的美國父母會要求家裡的青少年把盤裡的食物全部吃完,不能有剩菜。有三分之一的父母在孩子表示吃飽後,仍要求他們再多吃點,導致孩子常吃得過飽。

為何父母這麼執著於把飯吃完?《紐約時報》網站新聞指出,我們從小被教育不能浪費食物,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父母、祖父母和無數代祖先都活在食物資源匱乏的年代,那時代的小孩必須充分把握進食的機會,因為下一餐不知道會在哪裡。但如今,我們活在一個有正餐、有下午茶、還可以去夜市吃宵夜、或隨時去便利商店買零食的世代,小孩多半餓不著,但孩子與生俱來還是有控制飲食的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