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各位學員請注意,文章發表請統一使用"黑色標楷體與字體12" ,謝謝

目前分類:108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培訓班 (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認知行為理論(內容摘自MBA智庫) 

https://wiki.mbalib.com/zh-tw/%E8%AE%A4%E7%9F%A5%E8%A1%8C%E4%B8%BA%E7%90%86%E8%AE%BA

「認知行為理論」是一組通過「改變思維或信念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它是「認知理論」和「行為理論」的整合,是對認知和行為理論所存在缺陷的一種批評和發展,但是卻不是簡單的相加,或者拼湊。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利斯的「合理情緒行為療法」 (REBT),貝克和Meichenbaum梅肯鮑姆的「認知行為矯正技術」等。

主要觀點:認為在「認知、情緒和行為」三者中,「認知」扮演著中介與協調的作用,強調「認知」活動在心理或行為問題中的重要性。

**********************************

 

操作真實案例:融合教育

前言:小娟(小四化名)患有輕度自閉、注意力不足的過動。別人不小心碰到他,他都認為別人對他不友善,記藏在心裏,當他想起此事時,會出其不意地打對方一下(特定對象A君)。據導師呈述小娟上小三後,此種報復攻擊行為已一年多。

初步作法:把小娟與特定對象A座位分開,減少兩者碰觸的機會,以減少小娟攻擊行為。

解套方法:運用「認知行為改變」、「正增強」等技巧,輔導小娟的行為模式

                                                                                                                    

技巧一:運用故事繪本傳逹訊息:(採用繪本「快樂的菲菲」)

認知是行動的指引,有正確的認知觀念,才有正確的行動。透過「一對一」繪本建立小娟「朋友」的認知;同時繪本故事中有正、反行為對照故事,傳逹「愛心幫助別人」與「自我中心生活,自掃門前雪」,兩者人際發展結果的差別。

輔導教師(或伴讀家長)同時也透過講繪本故事與小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當小娟真實感受到「被關愛」,他會願意聽輔導教師的指令,調整行為。

 

技巧二:輔導教師(或伴讀家長)進入班級,改善小娟舊有的人際互動模式

輔導教師(或伴讀家長)製造機會讓小娟與特定對象A君有機會互動,如:分組課程(互相幫忙的機會),下課一起玩遊戲(圓場、衝突情境)。

1.上分組課時;引導A君幫助小娟,並告之小娟:A君是好朋友,讚美肯定A君的好行為,且要小娟道謝;告之時運用繪本「好朋友」「幫助別人」的觀念,增強小娟的認知,當小娟出現友善行為時,加以肯定讚美以增強其好行為。

2.在玩遊戲或體育課時,同學不小心碰到小娟,則提醒是不小心的、在玩的、不是故意的,大家是好朋友,以減弱「被欺負」的認知。

小娟,自我中心的認知想法會造成她的情緒困擾與攻擊行為。因此,要矯正其不當行為,需要導正當事人不合理的認知想法,以改變其情緒與行為,建立合理的信念。以上二個技巧重覆多次後,小娟與A君互打的行為減少;A君也在此輔導過程中,間接獲得協助;小娟在此輔導過程中,除了不良行為獲得改善,還多認識一些下課時間願意與他遊戲的同學,人際關係獲得改善。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分享

一九七五年九月八日,一位非裔美國人辦校,把家中房間當成教室,專門收留「壞學生」,五年後,學生從四人暴增至五百人,還讓他們全都上大學。她如何幫孩子翻轉人生?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769/post/201905150032/%E6%8A%8A%E5%BB%A2%E6%9F%B4%E6%95%99%E5%88%B0%E5%85%A8%E9%83%A8%E4%B8%8A%E5%A4%A7%E5%AD%B8%20%20%E5%A5%B9%E5%AF%AB%E9%AE%AE%E5%B8%AB%E5%82%B3%E5%A5%87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爸爸媽媽必知的心理學,親子教育建議可以濃縮成 5 點----108課輔16號 陳佩樺

 

 

教小孩是天下父母最頭痛的事情,它需要投注長時間的心力,還需要隨時調整 。雖然教育並沒有最正確的一套辦法,但以下這 5大重點都是有科學根據的喔!

如果你正為了親子教育而頭痛,就先把這些牢記起來吧!

重點 1、稱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你好聰明~」

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家們發現,只表現出對於結果的讚賞,會讓孩子對事情變得 消極,開始擔憂未來的失敗;反之,當你稱讚孩子在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就會 增加他們的動力。

重點 2、讓孩子學會逗自己開心

在孩子大喊無聊時,為了娛樂他們而絞盡腦汁,卻忘記讓孩子學習逗自己開心,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這可能會讓孩子長大成人後,變得很沒有安全感,並習慣依 賴其他人。

除此之外,讓孩子安排自己的娛樂活動,也能讓他們學會如何管理 時間。

重點 3、鐵血教育 out!但不要過度獎賞

如果你的孩子對完成某件事缺乏動力,可以和他約定好達成目標就會獲得獎賞 ,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重要的是做這件事,而不是獲得獎品。但也不要過度 獎賞,選擇等值的事再給予獎品,否則他們可能會產生不正確的價值觀。

 

重點 4、不要拒絕談「性」

研究顯示,誠實、健康和開放的性教育是最佳選擇,讓孩子認知到性愛是很自 然的事情,並讓他們知道和你談性並不需要感到羞愧,而接收正確性知識的青 少年,也會降低少年得性病和懷孕的風險。

重點 5、無聊就會迸發創意

創意的形成和人格塑造有很大的關聯,而德州大學的研究告訴我們,當孩子感 到無聊,他們更容易產生新的想法和思考模式,因此如果想要培養孩子的創意 ,不妨讓他們先感到無聊。

 

 

文章出處於 VidaOrange 生活報橘粉專 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7/03/03/plished-parenting-guide/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探索出生來就註定要去做的事,將你的才能與這個世界分享,並且用你原本樂意免費分享的能力去獲取

意想不到的優渥報酬吧!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及活動的分享

「聽您唸書的狗狗」:學習輔助犬協助學生閱讀與表達

   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93E93094B5B281EC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的父母會因孩子晚起遲到而生氣,有的父母卻毫不在意;有的父母會因孩子不好好吃飯而生氣,但有的父母卻選擇一笑置之。身為父母的你是否想過,自己到底在氣什麼呢

 

養育小孩是一場苦樂參半的長途旅行,許多父母儘管很愛孩子,卻常被孩子的諸多行為弄到失控抓狂。雖然許多父母都知道生氣解決不了問題,但每當看到孩子行為失當時,還是忍不住情緒暴走,這是為什麼呢?曾協助多位父母解決教養難題的親職諮詢專家李顯文表示,「負面情緒」應該是親子教養中最優先要被處理的事。

1、讓你生氣的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自己的想法

有句名言說:「事情發生的好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從哪個角度去切入。」同樣一件事,每個人會因為觀察角度或社會經歷的不同,而對事件產生不同的想法。好比親職諮詢專家李顯文於《STEP高效能父母學》提到,某次與學員分享她與兩個女兒晚上不睡覺的小趣事時,原本以為學員們會與她抱持一樣的想法,認為這是親子間有趣的小互動。結果沒想到,11個父母裡竟有6個人認為,做為父母理應對「孩子晚上不好好睡覺」這件事感到生氣!

這時她才驚覺,「原來面對同樣的人事物,每個人的情緒燃點好像都各自不同。」最後她得出:「引發一個人的情緒因素,往往並非是外在的客觀事件或別人的某些行為,而是我們主觀看待事情的角度、解讀狀況的觀點,以及存在於個人腦袋裡的想法。

因此,做父母的如果想要不生氣,就得先找出你的「火藥庫想法」。容易讓你生氣的想法就好比腦中的火藥庫,而他人的行為與外界的狀況就好比隨時會點燃並燒向你的引線。想像一下,假如我們眼前有座火藥庫,當有人點燃了一條通往火藥庫的引線時,通常的情況下肯定會發生大爆炸。但如果事先把火藥庫裡的火藥清空了呢?它還會爆炸嗎?

所以親職諮詢專家表示,如果想不讓火藥庫爆炸,就得先改變自己的想法。面對教養問題時也是一樣的,想要不生氣、避免用負面情緒來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時,父母就得先檢視自己的觀念裡是否埋藏火藥庫想法。

2. 你在意的是孩子的感受,還是自己的面子

至於怎樣的想法可以算是「火藥庫想法」?就以想養出「理想孩子」來說,許多父母在教養孩子時,無形中常會將孩子的表現視同於「自己的教養成績單」,一旦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家的孩子比下去時,這等同於是給「自己的教養成績單」上打上了一個不及格的分數。求好心切的父母若想拿到好成績,勢必將開始鞭策自己的孩子做出更好的表現,這反而讓孩子淪為「面子競賽」中的工具,無形中成為父母滿足自我目的的一枚棋子。

但是孩子跟你我一樣,都是人,都是獨立的生命體,也都有自己的感受、情緒與脾氣。實際上,我們不應該把孩子當成一當白紙,可以任意塗上自己想要的顏色,而應該認為「孩子是一本無字天書,父母的責任只是『讀懂他』!」忽略孩子的想法,而將自己的「理想孩子」框架強加在孩子身上,任由父母搓圓、捏扁,形塑成父母期待的理想模樣。這樣不合理、缺乏彈性的想法,正是一種「火藥庫想法」!也因為如此,有類似想法的父母在孩子的表現與自己的要求相違背時,就會感到失望、焦慮因而產生負面情緒,甚至讓火藥庫爆炸,傷了自己又傷害孩子。

3、教養是一場馬拉松競賽,別急著為孩子打分數

其實,教養孩子就好比是一場馬拉松競賽,縱使在起點領先,跑得比其他人快,但馬拉松是一項考驗耐力的長跑運動,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被對手超越的情況。做為父母的,這時不必過於緊張、氣憤或因為外界的看法而急著為孩子打分數。

親職諮詢專家李顯文強調,孩子是一本無字天書,父母的責任只是要讀懂他而已。不要因為一直想著要控制孩子,而經常感到生氣。同時父母也必須承認:「絕大多數自己的堅持,就算孩子不照著做,真的也不會發生什麼嚴重的、致命的後果。

天下父母心,許多父母往往不是不能讓孩子隨心所欲一次,只是擔心放縱了一次,孩子會不會就收不回來了?是否永遠就無法再約束孩子了?因此父母在腦中常會浮現出「非得如何」的火藥庫想法。這些想法自然沒什麼不對,但卻可能使孩子在出現不當行為時,減少了彼此轉圜與討論的空間,反而對更長遠的親子關係產生負面的影響

換言之,火藥庫想法並非錯誤,只是缺發彈性而已,但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孩子並不會因為父母給他方便就變得隨便,反而會覺得因為父母能接納自己的情緒與想法而願意傾聽,甚至接受父母的建議。

所以,與其讓這些火藥庫想法破壞了親子關係,身為大人的父母何不先調整自己,放下焦慮與怒氣,平心靜氣地與孩子一同面對呢?找出情緒火藥庫、改變自己的想法,就能從今天起,徹底改善你與孩子的關係!

 

文章出處:陳毅龍,《親子教養》被孩子惹毛,其實是你的問題!3大要點拿回情緒主導權,風傳媒,發表於2018-08-24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79932?srcid=73746f726d2e6d675f6e756c6c_1559661567

 

文章標籤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孩子「如何學」的5個撇步

比所有學習更重要的學習是什麼?就是學習「學習」本身。所有科目都沒有「如何學習」更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力?

在所有的學習活動當中,恐怕沒有比學習「如何學」更重要的了。很多學生對學習表現得興趣缺缺,其實只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學。

專家及資深教育家發現,很多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或學習技巧,或者他們依賴無用的學習法,而這些無用的學習法可能是老師或家長交給他們的。

「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怎麼讀書,他們因此對學習感到煩躁,甚至失去學習動機。」華盛頓大學腦科學教授、《超牢記憶法》一書作者亨利·羅迪格三世(Henry Roediger III)在書中指出:「我們應該在學生34年級之間就教會他們如何學習。」(看更多:還在熬夜背書、複習? 研究顯示,「說」比「背」更能記住

但是,忙碌的老師可能有很多教學進度要趕,很難停下來教學生學習法,因此家長可以多多幫忙。長期研究學習法的麻州威廉斯學院心理學教授內特·康乃爾(Nate Kornell)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指出,教孩子如何學,對家長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了解子女的課業、進度、優缺點——也是促進親子交流的好方法。

「當孩子學會如何學習、更深入的了解學習的價值,他們的成績就會提升,好像魔法一樣。」他說:「而家長可以在這當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下是一些給家長的建議:

1、準備-從小養成固定做功課時間

這個觀念大家都很熟悉了:劃出一段固定的時間來做功課——這個規律在小學低年級時就應該養成,而且要確實遵守。在讀書時間內,應該盡量排除分心因素:拿開3C產品,關掉電視。不過,也有研究顯示,有些孩子在家人聚集的餐廳做功課,學習效果反而比關在安靜的房間裡好,可以多方觀察,找出適合自己的用功方式。

2、留白-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研究顯示,研讀需要記憶的內容時,先讀一遍,然後休息一下,再多讀幾次,這樣的方式,比畫重點、不停重複背誦相同的內容,學習效果更好。(看更多: 腦神經學教授對教育界的喊話:馬上複習效果不佳,先去做其他事再回來學習!

3、交錯-輪流鍛鍊不同知識

體育教練或音樂老師常常使用這種技巧,在練習時間內教孩子混合練習不同的技能。同樣的方式,也可以用在學業上。比方說練習數學題時,與其一段時間內重複練習同一類型的習題,不如把不同類型的習題混合起來練習。

4、複習-加深學習印象

專家都同意,其實「小考」是最有效的複習手段。不一定是課堂上的小考,可以自己考自己,同學互相考,或是爸爸媽媽幫忙考孩子。

5、思考-能教他人就能學會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準備考試,與其教他把教科書背起來,不如請他就考試的範圍與內容,「教」你一遍。這樣做,不但有助準備考試,而且可以增進孩子對這部分內容的了解。

 

 

出處: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291-%E6%95%99%E5%AD%A9%E5%AD%90%E3%80%8C%E5%A6%82%E4%BD%95%E5%AD%B8%E3%80%8D%E7%9A%845%E5%80%8B%E6%92%87%E6%AD%A5/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https://kknews.cc/zh-tw/baby/g24l369.html

* 很多父母帶孩子的,特別是奶奶帶孩子的,對孩子容易寵,連吃飯也要端著碗追著喂,或者哄騙誘騙以買玩具為交換來哄小孩吃飯,

   為了讓小孩吃飯,也真是各出奇招,但這些「損招」長期下去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可是沒有半點好處!而且還會造成不好的習慣,以下有幾點方法可改善:

 

1. 吃飯要有規律,並且堅持豎立規則意識。

在吃飯這個問題上,要堅持豎立規則意識。吃飯時間基本做到規律,吃飯就是吃飯,讓寶寶坐上自己的餐座椅,玩具收起來、電視關掉,全家人一起專心吃飯,儘量少說話。在這點上,如果慣著寶寶,給他玩玩具,或者讓他邊玩邊吃,於是孩子會立馬作起來,各種和你談條件,比如必須讓他玩幾下吃幾口,或者玩性起來壓根兒沒心思吃飯。這個時候我就立馬收起所有玩具,把孩子抱上餐桌,告訴他專心吃飯。兒子立馬哭鬧了,採取不搭理,我們管自己吃,而且吃得特別香。等他略平靜,我會和他好好說,你看媽媽和奶奶吃飯玩玩具嗎?吃好飯就能玩呢。孩子其實都能聽得懂。

 

2. 讓孩子自己去練習,不要澆滅他的積極性。

當孩子能獨坐的時候,在吃飯時就可以將孩子抱進餐椅,把準備好的輔食擺在他面前,任他用手抓食物,吃得滿桌滿地都是,這都沒關係,一定要培養寶寶吃飯的積極性,大不了一會多打掃一會衛生。相比起孩子吃飯的事,多做點衛生又有什麼關係呢。在餐桌上,孩子會搶碗搶勺子,這時候應該積極配合寶寶,讓他就自己搗鼓吧。當寶寶把勺子伸進碗裡各種攪啊,碗翻倒,那是分分鐘的事情。這時候就可以任由他發展啦,這會培養寶寶吃飯的積極性。

 

3.重點是當媽的,一定要「堅持」!

無論是奶奶還是自己,都隔了一代,儘管她們努力做得不那麼寵愛孩子,但如果遇到兒子某天胃口不開,或者沒心思吃飯,他們還是會擔心,也會擯棄平時的良好吃飯習慣,哄騙或者追在他屁股後面喂,過程當然累效果也不會好。因為孩子可能那天剛好身體有點不舒服,或者運動量不夠真的不餓呀。

 當媽的這時候一定要注意了。如果家裡老有有追著餵的行為時,一定要阻止她們這樣「強餵」,就像我們也會有胃口不好的時候啊,如果別人強迫我們吃,我們止不住還要翻臉呢。還有,邊玩邊跑邊吃飯,沒有飢餓感,激不起食慾事,長此下去對於讓寶寶獨自吃飯的能力就被扼殺了!

 

4.對「熊孩子」任性的不吃飯,要當媽!

比如:在玩耍的孩子,堅決不來吃飯。千萬不要強餵哦,這時候也要恨下心,明確告訴孩子,現在不吃飯,等下就沒有吃的。吃完就把飯菜收起來,等孩子真餓了想吃飯的時候再給他吃,讓他知道媽媽是有底線的,下次就會乖乖吃飯啦!這是制服熊孩子不吃飯的法寶。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baby/g24l369.html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註:所有資料引用自教育百科cc授權

行為改變技術原理與運用

行為改變技術是行為原理在許多人類情境的運用(包含兒童養育、教育、輔導、心理治療、企業管理、社會工作等情境),相信所有行為都可由學習得來。行為改變技術的功效,積極而言,可增進個體良好行為;消極而言,能消除個體之不適當行為。茲就其特性、理論類型、及其原理與應用,分別敘述如下,並多舉事例說明理論與實際之關聯。

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

  • 行為改變技術是應用實驗心理學行為原理,客觀而有系統、有步驟的處理行為的有效方法。如矯正以奶瓶喝牛奶習慣,須有實驗者(母親)、受試者(小華)、控制變項(賞貼紙講故事)、反應變項(用玻璃杯喝牛奶)等要件。
  • 行為改變技術能解決個人與社會問題,增進人類適應功能。如:以獎金來提高工作效率,以罰款來管制交通、汙染問題。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類型

行為改變技術源自行為學派,強調可觀察(看得見)、可測量的具體行為。其理論類型大致區分如下:

  • 反應性制約

「制約」是一種事物的成立,以他種事物為先決條件。(如:水遇熱化為水蒸汽,遇熱就是水蒸汽的制約)。反應性制約是刺激的配對與替代,是被動的行為。如:電視廣告運用此原理,人們看見美女產生愉快反應,使汽車(或化妝品)與美女伴隨出現,則會有購買的慾望。又如教學情境也是如此,學生害怕處罰,老師在實施處罰之前,黑臉伴隨出現,因而學生見老師黑臉也會害怕。

  • 操作性制約

操作性制約是反應增強的作用,是後果愉快、滿足需求,而使反應頻率增加,行為較主動的原因是「增強物」的介入。如:自動販賣機的操作,投幣立即得到飲料的滿足;打電腦的立即回饋,正確答案出現後的增強。開會的出席費高,或辦活動的供應物品多,都會造成參加者人山人海,甚至經費不夠的結果。給餐廳服務生較多小費,換毛巾的次數就會增加。學習情境如:幼兒學說再見,拍手或食物都是增強物;學生有好表現時,老師的微笑、拍肩膀、公開鼓勵表揚,造成許多成功事例,足見成就感教學的重要性。

  • 社會學習

班都拉的觀察(模仿)學習,強調環境的重要(境教),行為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結果。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學校的模範生選舉、杏壇芬芳錄、師鐸獎,社會的模範父()親表揚、好人好事表揚,就是觀察(模仿)學習的正面應用。而「上樑不正則下樑歪」、「殺雞儆猴」、「殺一儆百」,就是觀察(模仿)學習的另一面應用。

  • 認知行為改變

觀念是行動的指引,有正確的觀念,才有正確的行動。人們的困擾不是來自事情本身,而是來自人們對事情的看法。換言之,不合理的想法會造成情緒的困擾。因此,要矯正不當行為,就要糾正當事人不合理的想法,改變其情緒,建立合理的信念。如:戒菸的正面認知,是戒菸可以省錢,不抽菸的飲食味覺比較香;而戒菸的反面認知,是抽菸會致癌。若能認知戒菸的正反面結果,就會改變不當行為。 

增進個體良好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

  • 行為的塑造與串連(逐步漸進法)

行為是逐步養成的(連鎖原理),如同雕塑家的捏泥巴,經過許多步驟,複雜的過程,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又如造句,由若干單字、造詞,連接而成句子。其他如體操、彈琴、電器操作手冊、學騎腳踏車、運動選手以播放影片慢動作而學技能,都是由若干分解動作串連而成,先學會簡單基本動作,進而學會複雜行為。所謂「工作分析」,就是把抽象複雜的教材,逐層分析成為簡單易懂的基本元素;即使是一個洗手動作,也能分解成十七步驟。「馴夫記」能使大男人主義者下廚房煮飯的過程,就是行為塑造( 逐步漸進法 )的巧妙運用。然而,行為塑造若使用不當,也會因誤用而產生反效果,如小偷屢次得逞,便由大偷而成大盜;又如小孩好哭,逐步養成以哭為威脅取食的手段。

  • 正增強作用

獎賞是教育上的金科玉律,守規矩的學生會得到鼓勵,所以更樂於守規矩。小女兒跟媽媽到超市買東西,表現順從與合作,媽媽說:「你很乖,去買乖乖吃」,以此經驗,類推到下回再到超市或上街購物的同樣表現。正增強作用對不正常的人也有效。有一植物性白痴,躺在床上十八年未學任何動作,實驗以甜牛奶注入口中,仍可訓練舉右手垂直。另一強壯白痴,以口香糖為增強物,訓練吞食藥丸。都是成功的例子。

  • 負增強作用

負增強是一種威脅,但尚未執行;若不當行為一發生,立刻執行威脅,就是處罰。換言之,負增強是免於受制裁或痛苦的威脅,而增強目標行為,做出合格行為,以脫離痛苦厭惡的情境。負增強作用的語法是:假如不..,就要..(例:假如不寫作業,就要取消下課時間來寫作業。)負增強作用分為兩類:一類是逃脫行為。如:烈日下會走避到陰涼的地方;或脫掉一雙窄小難受的鞋子;或按期繳款,免受過期的處罰;或上課專心,以免放學後留校一小時。另一類是防患行為。如:法律明訂犯扎法後果而不觸犯;遵守交通號誌免於受罰;用功準備考試以防成績不好而受罰。

  • 類化作用與辨別作用

類化作用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刺激情境類似,兩種刺激愈相似,愈易類化。幼兒學叫爸爸,若形貌愈像,愈會讓幼兒強認爸爸。所謂「愛屋及烏」,學生敬愛某位老師,因而對其擔任的課程也特別喜歡。另一類是運用舊經驗,「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又如:要求小孩到圖書館肅靜,可先到教堂做禮拜的經驗。若刺激明顯不同,則會產生辨別作用。如:紅燈止步綠燈行;又如:辨別是非,分明青紅皂白。辨別作用對反應而言,謂之選擇增強。見馬呼之為馬,則給予增強;若指鹿為馬,則不予增強。

  • 代幣增強作用

以符號(象徵物)代替實物獎勵。如:積分制、點卷、籌碼、榮譽卡、貼紙、行為契約,以兌換獎品實物。日常生活的運用不勝枚舉,某選舉以千元購得支持卡,若當選則兌換十倍的價碼,真是應用此方法之高招。使用代幣制的優點有:實施方便、避免飽足、標準客觀、可同時用於多數人。而使用代幣制的缺點有:相互收受使用、卡片易偽造、購實質增強物的花費大。

  • 模仿原理:身教與境教(刺激控制法)

身教就是示範法,教師以身作則,提供良好學習楷模,學生看樣學樣。或是觀察學習,如:考試作弊記大過乙次,以儆效尤。身教的要素之一,是楷模的特性,年齡性別較接近者、社會地位高者、成功的名人專家,較易被模仿,因其較容易成功。其二是觀察者的特性,注意力集中、動機強烈者,較易模仿成功。其三是模仿的過程,楷模行為得到何種獎懲,深深影響模仿行為。境教是安排環境以改變行為。節食減肥者,於冰箱門貼著美女照片,寫上警句:「看!少吃就會這麼美」,控制取食的慾望。有一位名作家,為了專心於書房寫作,命僕人取走外衣,無外衣蔽體,不得外出,只好留室內潛心著作。都是刺激控制法的妙用。

  • 增強的分配方式

增強的分配方式有「連續增強」與「間歇增強」之分。「間歇增強」又分為「比率分配」與「時距分配」,各有「固定」與「變動」二類。固定的「比率分配」如:按件計酬,或是每上一課休息十分鐘。變動的「比率分配」如:吃角子老虎,或是推銷員的售出商品。比較事例:老師發問,學生按次序輪流回答,是固定的「比率分配」。若以抽籤方式回答,則是變動的「比率分配」,效果較好。固定的「時距分配」如:每週一檢查作業。變動的「時距分配」如:臨時抽查作業。比較事例:段考是固定的「時距分配」;臨時考則是變動的「時距分配」。一般而言,間歇優於連續,變動優於固定。而比率又優於時距,因為比率式按件計酬值得加班,而時距式不必多賣力加班。

消除個體不適當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

  • 消弱作用(停止增強)

消弱作用是使個體反應得不到回饋,而消弱行為。上課時老師發問,某生數次舉手皆得不到機會,之後該生不想再舉手。又如某女老師在課堂上無心說了一句引人遐思的雙關語,學生起哄,老師若無其事,自然就會消弱笑鬧場面。又如哭鬧小孩,若不予理會,待表現乖巧,才給予注意微笑,就會削減哭鬧,養成正當行為。使用消弱作用應注意的是:扣留增強到相當久,例如不理會哭鬧小孩要狠心,即使在地上連滾帶爬,也不可心軟而前功盡棄。此外,管制增強要全面合作,態度一致,如訓練小孩於正餐吃飯而不吃零食,就要在除了正餐間以外,管制所有可能取得食物的機會,才能發生效用。再者,反應動作要十分吃重、付出相當代價,才給予增強,如買獎券,若每張二十元,則不中也不痛不癢;若每張千元,數次不中,則因代價太高而放棄。

  • 增強相剋行為(相互抵制)

甲刺激產生痛苦的反應,乙刺激產生愉快的反應,若使愉快反應強於痛苦反應,且兩行為不並存,則乙刺激會取代甲刺激。依此原理,則可安排無法並存的兩行為,以好行為代替不當行為。如:唱歌與哭鬧兩行為不能並存,小女孩若起床唱歌則得貼紙,就會剋除哭鬧行為。又如興奮與平靜是不並存的行為,某生愛吵鬧,若選為風紀幹事,為了維持秩序,某生自己就不再吵鬧。

  • 敏感遞減法(逐減敏感法)

逐減敏感法是消除焦慮、緊張、懼怕的行為治療法。例如:女生怕蛇,則設計安排有系統地呈現刺激,以逐漸降低消除恐懼症。首先在遠處呈現假蛇,由他人觸摸,並未有危險反應;再向前移近,也不見危險;繼之出現遠處真蛇,漸漸移近,手扶他人手以摸蛇,最後親手摸蛇而不會懼怕 。又如肌肉放鬆訓練,也是此原理的運用。

  • 飽足法(飽和原理)

飽足法是給太多的增強物,多到不能處理而厭膩。某生上課喜歡轉動筆桿,難免分心,教師指定他不停地反覆此動作,直到產生厭煩痛苦而戒除該不當行為。常例戒菸,令其猛抽菸,直到頭昏腦脹而產生厭惡,但要小心運用以免傷害身心。又如某飲食店,以炸大蝦著名,但每人限吃一尾,不會產生飽足而有再光顧的欲求,此為避免飽足的妙用。

  • 撤除正增強

撤除正增強可分為「隔離法」與「虧損法」。以實例來說,「隔離法」如:喜歡遊戲的兒童,若不遵守規定,就不讓他遊戲。某生是桌球代表隊,卻犯抽菸的不當行為,教練警告他,若再抽菸就要取消代表隊資格。「虧損法」是扣除其所擁有的增強物。如:逾期還書要罰款;不守常規要扣操行分數;開車超速要被開罰單。但要注意的是,扣除增強物應考慮當事人是否付得起的數量,若當事人一貧如洗,則罰重款會有困難。

  • 遠離增強物(禁制法)

遠離增強物是調整環境,移走引人作怪的刺激。老子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例如:菸毒勒戒所,就是使吸菸毒者避開誘惑,而戒除菸毒之癮。又如:學生上課搗蛋,老師將其移開鄰座,使調皮學生沒有任何接應,缺乏任何增強。然而使用禁制法應小心,以免誤用。學生上課搗蛋,若老師令其罰站教室後,正合該生心意,視野擴大,無法制止其作怪,若再令其罰站走廊,更是逍遙自在。所以使用者務必了解學生心態。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

  • 合理情緒治療法

以合理的認知,來培養健康的情緒狀態。人們許多的情緒困擾,經常是當事人的不合理看法,戴有色眼鏡跟自己過不去。因此,觀念的重建,轉移情緒,是化解之道。例如:失戀產生不安情緒,常安慰之「天涯何處無芳草」。又如:考試落榜,自責過甚而痛苦,則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安慰之。人們的情緒困擾,或人與人之間的誤解,也常起因於成見與偏見。例如列子書中記載一則寓言:某人遺失斧頭一把,懷疑鄰人之子所偷,因而見鄰人之子走路動作舉止,都覺得像小偷;日後,在井內尋回,再視鄰人之子行為態度,怎麼看都不像小偷。此乃不合理的成見與偏見使然。

  • 自我解惑法

自我解惑法是分析解決問題的有系統思考步驟。大致分成五個步驟:首先要面對困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困難是不可避免的,要鼓勵當事人勇於面對困難,而不逃避問題;其次要認清問題,透過討論將籠統的疑惑,界定得更清楚;再次是列舉對策與研判對策,以腦力激盪法,想出一切可能的解決辦法,並考慮各對策的優劣得失與後果;最後確定實施對策,天下沒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方法,所以要通權達變,「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即是可行之道。

  • 自我肯定訓練

自我肯定訓練是懂得拒絕別人的技巧,能表白自己的意願,有主見,有自信心,合情合理,不遷就他人無理的要求與干擾,以免造成埋怨、後悔、自責、膽怯的後果。一般人常礙於情面,不知如何拒絕別人,常常開不了口。例如:心不甘情不願地難以回絕朋友的借錢;或室友的錄音機吵到自己的專心讀書準備考試,卻又不好意思吭聲,只有滿肚子的悶氣。自我肯定訓練的過程是:真實的敘述、誠懇的表達、合理的聲明、明智的果決,坦誠地表明自己的主張。自我肯定訓練可以說是改變個人性格的重要措施,它所運用的原理仍屬行為改變的過程,但是含有相當多的認知成份。

  • 自我教導訓練

自我教導訓練是當事人教導自己應付焦慮、痛苦、恐怖的不利情境,面對現實,積極的看法。自我教導的語氣,常是自我支持、自我勉勵的話。例如:在恐怖情境中,自言自語:「不要怕,要冷靜」;學開車,自已說:「小心點,手腳要放鬆」;打籃球,自己說:「對準籃圈,球要抓牢」;參加考試,警惕自己:「不要緊張,慢慢想」。這些都稱為自我教導訓練。總之,行為改變技術簡便易行,只要稍微用點心思就會做。雖然難免有挫折,人類的個別差異很大,從「社會平衡論」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觀點而言,整個社會是常態的,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各有所長,各司其職,各安其所。有的人是小柴棒,有的人是大棟樑,小柴棒如何能成為大棟樑?只要適材適所,社會就能平衡,又何必強求?孔子弟子三千,成德達材者不過七十二而已。過去教育重視精英教育,今日教育兼顧英才與通才,責任與壓力加重,因此要善用教育原理方法,相信行為改變技術對今日教育有所裨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校內課後照顧與社團

基於學校給人的信賴感,加上各縣市教育主管機關補助,學校社團收費比坊間安親班、才藝班便宜,讓校內課後照顧與社團獲得不少家長青睞。

學校辦理課後照顧,可自行招聘師資,也可提供校內場地、設備,委託民間團體辦理。學校課後安親收費有一定標準,一學期(四個半月)約五千到七千元,平均一天最多不超出一百元。整體而言,學校課後照顧具備收費低廉、安全、無接送風險,以及有寬廣活動空間等優勢。

課業指導原則:不超前進度

至於多數家長最關切的功課問題,由於法令並未明確規範課後照顧指導內容,執行的老師和家長期待之間,有時會產生落差。

台北市某明星國小家長就抱怨,課後照顧班老師不會上新進度,甚至小孩功課常常沒寫完就帶回家。一位曾與學校討論課後照顧師資問題的家長便透露,學校由於收費低,對老師只能要求「沒有過失」,只要老師不體罰、不辱罵,就會繼續聘用,「不能太奢求」。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暨全國課後照顧聯盟祕書謝美惠則表示,課業指導的原則是不超前進度,也不做額外評量。若學生因學習落後而有特別需求,也需經過老師同意,才會替學生補強。

此外,也有家長對兼任課後照顧的學校老師有高度期待,卻發現老師不主動看聯絡本、也不仔細檢查功課,甚至叫小朋友自己對答案,因而質疑學校因為收費低廉就不重視品質、敷衍家長。對此,一位民間團體業者的觀察是,學校老師白天上了一天課、壓力又大,下課後其實精神、體力已不濟,以被動姿態兼任課後照顧,也是情有可原。一般而言,外聘的師資態度會較積極、主動,因為學校也會要求成果。

課後社團  有價格場地優勢

除課業指導,家長如果想要孩子利用課後時間培養才藝興趣,校內自辦的課後社團,也提供愈來愈多選擇。

學校課後社團依規定是以藝能活動為主,每次至多兩小時,每週一至兩天。多挑選領有證書、或有足夠專長證明的內教師,或有特殊才藝的外聘師資來負責教課。相較坊間才藝班,校內課後社團最大優勢在價格與場地;但因社團名額有限,若報名太過踴躍,有些學校會以「抽籤」決定參加名單,孩子不見得能順利報上屬意的社團。

像台南市億載國小在九十九學年度共開了六十七個社團,其中網球社的鐘點費不到一百元,大約只有坊間一半。原預定招收二十人,竟有七十多人報名,教練看到名單當場傻眼,只能再聘請一個助理教練來協同教學。此外,機器人社團也超級熱門,教務主任林勇成形容報名狀況簡直是「秒殺」。

課後照顧時間  較難有彈性

時間不若安親班彈性,則是校內課後照顧最大缺點。課後照顧下課時間,各縣市各校有不同做法:有些學校可延至晚上七點才下課,也有的下午五點就得請家長將孩子接走。以台南市某明星小學為例,課後照顧時間一律從下午四點開始,對於一星期有四天中午就放學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完全沒有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願意挹注教育經費的地方政府,已留意到雙薪家庭需求。台北市在九十九學年開始,擴大辦理課後照顧,由教育局補助開辦費所需差額,所以只要家長有需求,學校保證開班,不會再有人數不足無法開班的問題。

苗栗縣更是全國唯一免費提供公立國小課後照顧的地區。由於苗栗縣有許多單親弱勢家庭或隔代教養家庭,為減輕學童家庭的經濟壓力,凡縣內公立國小學生的課後照顧,不分年級一律免費。單是一○○學年度的課後照顧預算,苗栗縣政府就編列了一億三千萬元,參加校內安親方案的學童比例高達五%。

文章取自於親子天下雜誌

 

文章標籤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學生處於負向情緒時

儘量不要對學生說

不要生氣!你為什麼那麼愛狡辯!不要那麼愛哭!你為什麼不好好

嘗試這樣說:

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能不能告訴我 你有很多委屈喔?

能不能告訴我 能不能把你心裡的委屈跟感覺告訴我 我覺得你可以

老師如何提高自己的EQ?

老師也是人,一樣有喜怒哀樂各種情緒,面對學生、家長的千百種考驗,老師如何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資深老師宋慧慈提出她的建議。

先接受自己可以犯錯、會犯錯,先釋放自己。特別是老師,從小都很優秀,很難接受自己犯錯。

要有「打包」的工夫,要能變臉。老師如果在教室情緒不好,可能就沒辦法好好上課。所以先把情緒打包,不是壓抑或忽略,而是先把這件事情放著,深呼吸,換一張臉,重新去面對那些孩子。當你一個轉念,你會從其他孩子給你的回饋中消解負面情緒。

要能處理「打包」的情緒:打包的心情,要去處理,不然會發臭。處理它,對不對先不談,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如果你讓對方不舒服,先去道歉,再談事情怎麼處理。

自我察覺的能力要很強:例如面對家長壓力時,可以先覺察到自己的感覺,告訴自己,先放下防衛心去了解原因。如果察覺到自己的情緒已經太緊張,可以跟對方說:「我發現自己現在沒辦法跟你講話,我們可否改天再聊?」先讓自己清靜一下。否則情緒不好的時候談,會愈談愈糟糕。

找到可以處理情緒的「場所」,包括適當的人、時間、地方,跟可以幫助你的人。

情緒教育實用妙招

情緒教育該怎麼教?老師該如何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並培養學生的EQ?

以下綜合多位專家與資深教師的實戰經驗,提供老師幾招EQ祕笈。

第一招 繪本教學

情緒教育需要生活化的引導,要融入情境,孩子才能感同身受。

情境學習中,最好用的一招就是繪本教學。

繪本讀完後,可以跟孩子討論一些問題,例如:設身處地幫故事書裡頭的角色想一想,他發生了什麼事?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身上,你可以怎麼做呢?

也可以利用角色扮演,讓孩子扮演故事裡的情境,從演戲中體會劇中人的感覺。

第二招 戲劇演出

「如果有人說你醜,怎麼辦?」

答案:「不理他」、「告訴老師」、「打架」……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指出,在基金會設計的課程中,會讓小朋友把這些方法都演出來,看看哪種方法有效。

孩子在戲劇的演出中,漸漸會發現,用嘴巴罵回去或用打架的方式,會讓衝突繼續,他們會找到好的方法。舉例來說,有小朋友就發現,當他說:「喔,謝謝你的指教!」對方反而不會再故意取笑他。

北投國中則引進八頭里仁協會的「女巫劇團」,協助處理校園霸凌的事件。

女巫劇團是北投社區的劇團組織,學校可以透過申請,邀請他們到班上演出「一人一故事」,他們能以簡單的音樂、道具,立刻重現學生的心情故事。

有位被霸凌的學生說出他的故事,女巫劇團就立刻幫他演出來。戲劇裡,連演門的都可以發出聲音說:「我是一扇門,我被用來關住另外一位同學,我不知道該怎麼辦?」透過戲劇的詮釋,霸凌他人的同學終於了解到,被關在裡面的同學那種吶喊的痛苦,增加他們對別人感覺的體驗,後來霸凌的現象就大為改善。

第三招 心靈電影院

幼稚園的孩子可以用繪本談情緒,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安排一些電影觀賞。影片觀賞過後,可以和學生進行影片的討論、分享,在其中學習處理人生重要的課題。

以台北雨聲國小的輔導室為例,今年就安排一系列心靈電影院,學生觀看過後,可以在學習單回饋感想,讓小朋友在看電影中朝向心理健康發展。

第四招 寫情緒日記

豐富的情感語彙,有助於情緒的表達。很多老師發現現在的學生語彙很貧乏,不太會描述自己的感覺,用來用去只有:「還好」、「不錯」、「很酷」幾個詞。

羅東竹林國小老師宋慧慈每天上課前,都會跟孩子談談他們的感覺,讀讀孩子的心情,也會讓孩子練習說出他們的感覺。她用的一招,是讓孩子寫感覺日記。

宋慧慈的聯絡簿上,除了有每日的溝通事項,還要求學生寫一、兩百字的日記。日記內容則要求學生至少要寫三種感覺中的一種。

這三種感覺,第一是「感動」:今天有看到什麼事物或場景讓我好感動。第二是「感謝」:今天有誰做了什麼事,我想要好好謝謝他。第三是「感佩」:今天有哪位同學有突出的表現,讓我好感佩。

宋慧慈還會將語文課程融入情緒教育。剛教過感歎詞,她讓學生上台講一句感歎詞,例如:「哇!太好了!」接下來,要全班同學搶答,猜猜這位同學發生什麼事。在搶答過程中,宋慧慈驚訝的發現,學生不但可以熟用感歎詞,而且同學間交流很密切,很能猜中彼此的心事。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做家事的孩子,長大更幸福----

      本文節錄自:《跟著光光老師,教出高正向小孩》一書,廖笙光(光光老師) 著,遠流出版。

 

 

叫孩子做家事好像要他的命,總是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不是要叫個一、二十遍,就是很敷衍地隨便做一做,都要爸媽氣到爆炸才做得好。怪的是,明明就可以做得很好,為什麼總是要搞到大人氣呼呼的呢?

要求孩子做家事確實是件好事,但是為何那麼困難呢?這跟年齡有關係,越是小時候,越容易養成習慣。

「模仿」是上天給予孩子最大的禮物,孩子透過模仿來學習,在懵懵懂懂間就先學會如何做,長大後才會理解背後的原因。如果等到七歲以後才想要培養,會比較困難。

兩歲時,孩子什麼都喜歡模仿,像是吃飯時都不想用自己的小湯匙,硬是要用大人的筷子。不論爸媽做什麼,他都張大眼睛看,一直迫不及待想要學,將看到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能力。

三歲時,孩子覺得自己很厲害,已經長大了,想要當一個「大人」,所以什麼都想自己做,連你想要幫忙,他都會堅定地拒絕你。他常把「我可以做」放在嘴邊,但是下場爸媽都知道,一定沒辦法做得很好。

四歲時,孩子超喜歡玩扮家家酒,可以做完一連串的步驟。仔細觀察孩子在遊戲,可以正確重現媽咪在家煮晚餐的所有步驟與順序,而且幾乎沒有錯誤。透過遊戲過程的反覆練習,孩子雖然在和朋友玩,同時也在準備好做家事的能力。

五歲時,孩子開始漸漸脫離稚氣,越來越像小大人,但是對於想像遊戲突然間失去興趣。這時孩子開始不喜歡玩扮家家酒,反而更喜歡「真實工作」,並從中獲得「成就感」。

在四、五歲時讓孩子開始「做家事」,因為順著發展特質,當然就很容易養成習慣。相反地,等到九歲以後,孩子學業壓力越來越沈重,也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這時再想要孩子分擔家務,就會花費更多時間。

給爸媽的話

做家事不是一個工作,而是一種習慣。孩子還小時,可以透過帶著他們一起做,給予他們榮譽感,漸漸培養出來。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能做更多的事,自然就很願意分擔家務。

讓孩子分擔家務,最重要的不是因為家事要有人做,也不是工作效率。如果從這兩個觀點來出發,基本上爸媽自己做比較快。其實,做家事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學習到「負責」就是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當然孩子年紀還小,難免出錯,沒辦法做到百分之百完美,這時爸媽應該鼓勵多於責備,才能讓孩子願意持續嘗試。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心理學家韋朗特(George Vaillant)的調查研究指出:童年時有做家事習慣的孩子,在成年後「獲得高薪職位」的機率多四倍,「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並不是孩子會掃地和拖地,薪水就會比較高,而是透過做家事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學會自動自發。想想看,如果你有一個員工做事拖拖拉拉,要唸一下才勉勉強強動一下,但另一個只要交代一聲就很負責地自動自發,從來不需要說第二遍,如果你是老闆,你給的薪水會不會有差別呢?

做家事不是練習當幫傭,而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當我們幫孩子做牛做馬的同時,其實也在折斷孩子的翅膀。習慣依賴的孩子,又如何能長大?請不要幫孩子做得太多,卻又抱怨孩子不知惜福,不體貼爸媽的辛苦,因為孩子從來就沒有辛苦過,又哪能體會你的累呢?

跟著光光老師這樣做

在兒童發展的評估中,「生活自理」一直是很重要的項目。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但生活自理能力卻越來越差。想想看,如果一個孩子連自己穿襪子都有困難,又如何能主動幫忙做家事?我知道這聽起來很好笑,卻常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所以要孩子幫忙做家事之前,請先培養起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當孩子有能力照顧自己,才能去照顧別人,自然就願意做家事了。讓我們來使用三個好方式,引導孩子養成做家事的好習慣。

一、任務符合年齡

依照孩子年齡可以做到的事情給予適當的家事任務。以洗碗而言,四歲可以幫忙收碗、五歲負責擦乾、六歲負責沖碗,等到七歲以後就可以自己洗碗。做家事需要引導,讓孩子可以成功,就是孩子願意配合的關鍵。給予孩子不同階段的工作,讓孩子有一個嚮往,覺得自己是因為長大了所以可以這樣做,有了榮譽感支撐,孩子才願意主動做家事。

二、明確列出步驟

要求孩子做家事時,不是只給予指令,例如:「把房間收好!」結果孩子收完才坐下,又被罵了一頓。因為孩子和爸媽對「收好」的定義不同,當然就搞得爸媽不開心、孩子很困惑。請把任務一一列出步驟:一收玩具、二收桌子、三倒垃圾桶。這樣孩子容易配合,也不會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而感到挫折。

三、使用代幣制度

七歲以後才開始培養做家事的習慣,建議可以使用「代幣制度」。這裡不建議使用零用錢作為獎勵,這樣會讓孩子把家事當作一個額外工作。當孩子做一件家事或幫家人一個忙,就可以得到一張貼紙,累積到一定數量就可以換取「獎品」。只是要注意,「代幣制度」是一種加法,而不是減法。你可以不給孩子貼紙,但不能拿走孩子的貼紙。爸媽會失敗的原因,常常是加法和減法一起使用,結果反倒沒有任何效果。

在幫忙做家事時,還有一個小重點要提醒爸媽,要適時幫孩子換工作。特別是七歲以前,當孩子還不熟悉時,經常會拚命努力練習,一股非常有動力的樣子,但是一旦學會了,他們就會覺得無聊。這時可以適時幫孩子換個新工作,維持住他們的動機喔!

【給爸媽的小提示】           

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超多,常常忙上一整天也不一定可以全部做完,真的很辛苦。家長也難免會想抱怨一下,但請不要在孩子面前哀嘆做家事有多累、多煩,我們可以換句話說:「幫媽咪做家事,媽咪才有時間可以陪你玩。」這樣孩子會更有動力喔!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場開講的嘉賓沒有吸引到我,開場的小男孩吸引到我不少.

https://youtu.be/d8Kqroiic-I

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14563

作者:尚瑞君 發表日期:2019-04-19
 
去四樓陽台澆水時,發現一盆蘭花有些枯萎。拔掉了乾黃的葉子之後,帶著僥倖又期待的心情,去試著碰觸最上面的綠葉,心裏想著:「只要你們還沒掉,我一定不會再忽略你們。」結果,兩片葉子,隨著我的碰觸,掉落。
心情瞬間被自責與絕望填滿,我馬上跟蘭花說:「對不起!」努力的回想,上次澆水,是幾天前?這盆蝴蝶蘭,是什麼花色?養了幾年?是它生命該到了正常終止的時候了?還是我的疏於照顧,讓它提早結束生命?
如果,被我們忽略的,是一個孩子時,那又會發生什麼事?

教養孩子,最難的既不是養,也不是教,而是察覺孩子的心理需求。
孩子跟我們是不同的個體,但我們卻習慣用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直接套用在孩子的身上。
如果,孩子的心理需求,跟父母給予的剛好合拍,那水乳交融的親子之情,一定讓雙方都沐浴在甚得我心的喜悅中。只是,如果親子不合拍時,又當如何?甚至孩子有時候為了要討好父母,刻意迎合,你能察覺與分辨嗎?
當大人覺得考試成績不重要,但孩子卻很在乎時,你怎麼辦?當大人覺得朋友交一兩個知心的就好,孩子卻想廣結人緣時,你又該如何?「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很多親子之間都發出的感慨。
有很多人羨慕我們的親子關係良好,常常要問我祕笈所在,我仔細的去回想這十幾年下來的親子相處,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常常跟孩子進行雙向的溝通:
 
引導孩子說出心中的話
大家都知道照顧嬰兒很辛苦,因為嬰兒不爽只會哭,只會鬧。多希望嬰兒可以告訴我們,他需要的是什麼?要我們怎樣的幫忙與協助?才會讓他舒服與快樂?
現在,你的孩子會說話了。但是你有靜下來聽他心中的想法嗎?你有努力的引導他,說出心裡的話嗎?還是大人忙工作賺錢,給孩子付補習費?親子一天對話不超過五句?
親子之間要養成良性對話的習慣,才不會常常誤解彼此。

尊重孩子的意見,並且要他尊重自己的選擇
關於學前教育,或是學才藝,這些事項,要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意見。
在長子滿四歲念幼兒園前,學過半年的團體班鋼琴課程,後來因為老師不繼續授課,長子不想換老師學而停止。念幼兒園一段時間後,他跟我說:「媽媽,我想學打擊樂。」打擊樂學了六年,直到課程畢業。其中,當他偷懶不想練習時,我會告誡他:「是你選擇要上打擊樂的,要尊重自己的選擇。」
我有朋友的小孩,沒有念幼兒園。因為弟弟問姐姐,念幼兒園和念小學那一個比較好玩?他姐姐說,念小學就好。後來,他兒子和小女兒,都選擇不要念幼兒園,跟媽媽在家生活與學習,現在讀國三和小六,每天跟讀高中的姐姐,輪流煮晚餐,不管是家庭生活還是學校課業,都兼顧得很好,也沒有親子衝突的問題。
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什麼事都幫他做決定。孩子有能力去分辨,他喜不喜歡,給孩子選擇的機會,並且要他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面對自己的選擇,孩子比較有動機,自己會努力做好。
孩子要不要寫評量或參考書?要不要補習?要不要上才藝?要不要念私立中學?可以在跟孩子分析過利弊得失以後,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讓他有選擇的機會,要他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從小就要讓孩子練習選擇,並且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孩子還小,就算一時選錯了,也還有彌補的時間和機會。可是如果孩子一直不懂得如何去做選擇,當他長大,可能會為了反抗父母,而真的做出,讓彼此遺憾終身的選擇。
每個人的人生都一樣,都是在大大小小的選擇與放棄中,匍匐前進。讓孩子知道有選擇的機會是幸運的,但是,要珍惜可以選擇的機會,並且善待自己的選擇。
 
依孩子的身心需求,訓練他做自己可以獨立做的事

孩子不是養在溫室的花朵。他生活的區域,也不是只有學校和家庭,而是他必須融入整個社會的運作模式中,要多訓練孩子,參與社會的互動。
訓練孩子可以自己走路或搭車上學,可以自己去買東西,跟朋友出去玩,參加過夜的營隊,這些事項,都可以訓練孩子的身心,慢慢地走向獨立。
長子小二開始自己走路上學,小四時跟小二的弟弟可以結伴去買東西,到了小六暑假,已經可以跟同學從竹北坐火車去台北逛西門町。
孩子跟社會的脈動愈接近,他不但愈獨立,也愈有自信。有自信的孩子,不會把心思和時間,花在耍叛逆上,他會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職業不分貴賤、行行出狀元

要消除過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需要靠父母落實在生活中,對各種行業的尊重與心懷感恩。
剛搬來現在的家時,那時家裡偶爾需要建設公司的修繕。師傅常常拿著矽利康,這邊補補、那邊弄弄。兩歲多的長子,也如法炮製,自己拿著玩具槍問:「媽媽,我是師傅,哪裡需要修理啊?」
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模仿過老闆、消防員、醫生、鐵板燒師傅……不管是那一個職業,我們都會聊聊,那個職業,對社會的貢獻和付出,順便問問孩子,長大後,想做什麼工作,賺錢養活自己?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職業不同,收入雖然會天差地別,但只要肯付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不管是心力還是勞力,都值得被尊重。因為,人是群居的動物,靠著相互幫忙與付出,才可以有便利的生活。
所有的教養與學習,最終都是要讓孩子長成一個身心獨立,懂得尊重與自重,可以付出與接受,學會愛與被愛,好好地融入社會裡,自在而安心的工作與生活。這些事,不是孩子長大後的事,而是每天都在進行一點點,每天都有一點點進展與變化的事。
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只想要保護孩子,只讓孩子過單純的讀書生活,這樣會讓孩子失去應變外界變化的能力,反而愈大愈膽怯與退縮。多傾聽孩子內在的心聲,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才不會在青春期時,因為身心劇烈成長的混亂,為了反抗父母的壓制與干涉,而變了一個人。
孩子不會突然變壞,除非他生病了!可是,當孩子的心理需求,長期被忽略,他的心,一定是病的,總會有那麼一天,發病。
尊重孩子跟我們的差異和不同,尊重每一個行業對社會的付出和貢獻,我們的心,才不會焦慮在孩子以後的職業,不體面?不賺錢?沒有未來?這幾個似是而非上的情緒裡,糾結。
未來世界的發展,已經超乎我們的想像,多關心孩子的心理發展,當他的心中蓄積滿愛的能量,他就不會用退縮或自殘,來逃避現實。父母不僅要餵飽孩子的肚皮,更重要的是發掘孩子的內心,透過引導與鼓勵,建立他的自信與獨立能力,當孩子能運用自己的學識與經驗去解決問題時,他就有適應社會變遷的應變能力。
讓親子之間的愛與溝通,永遠保持在順暢的雙向交流中。教養不是一步到位的天方夜譚,而是每日落實在生活實踐中的日常,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孩子才可以慢慢發揮出潛藏在內的能力,而不是為了迎合或滿足父母,過著自己不喜歡的人生。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號   薛任萍

我的文章來源來自  http://best.parenting.com.tw/blogger_article.php?w=6715

 

親子在同一個屋簷下,如果不溝通,那彼此又該如何來瞭解自己?更何況當孩子逐漸長大,到外地求學、工作,不在同的屋簷下,那麼又該如何維繫彼此的關係?

既然,談溝通,就表示當中需要有一個人表現出主動的動機。這當中,我非常強烈建議由父母扮演這個角色,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想要瞭解他,認識他,想要聽聽看他的想法。

同時,也分享一些我們對於他的看法與感受。

良性的溝通,將為彼此製造了一個互動的平臺,在這平臺上藉由一來一往,讓彼此能夠更加的熟悉。這裡特別強調的一來一往,絕對不是單向式的,我說,你就照著做。

這種模式,美其名說是溝通,倒不如說這是一種命令,為人父母一切說了算。在這種模式底下,我們完全跳脫對於孩子的瞭解,我們只是執著於自己所認定,孩子需要依照我們的模式,

無論是在他的學業表現,行為舉止以及日常生活習慣等。

父母總是有自己的一套標準與期待,要求孩子得需要按照規定來。這麼做,很難說,好或不好。也許,對於學齡前以及小學低年級,正值他律階段的孩子來說,

是非常需要我們大人明確的規範,以及對於他們行為進行微調與修正。

只是隨著孩子年齡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表達,我們是否繼續採取武斷的模式,在這裡我持保留態度。畢竟,孩子有話說,孩子也想要讓你清楚他的一些想法。

我比較顧慮的是,我們會不會失去了耐性,會不會也把自己想要理解的門窗關上。

在這種情形下,彼此無法對話,無法聯繫。親子關係的兩端,不是保持疏離,就是衝突不斷,而讓彼此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親子溝通也是一種父母嘗試示範自己對待事情的看法,以及表達的方式。當我們能夠適當的表露出,我們溝通的企圖、意願與態度,釋放出溝通的善意。

這時,我們也在示範一種良性的互動模式給孩子,以作為未來孩子在校園裡,在工作上,在生活中,與人互動的一種參考。

讓我們先拋開自己的成見與執著,對於親子關係,對於孩子的表現,不見得非得如何不可。

有時我們過於執著的態度,反而讓自己陷入自尋煩惱的狀態。

我們不斷拿著一把尺,不斷的衡量孩子的表現,讓我們對於孩子的注意力,一直陷入孩子的表現與我們期待之間的落差。

每一回過度強調這樣的落差,不外乎也一直回饋給孩子,你就是如此的不堪,如此的不能,如此的必須要再加強。這時,你可以想像為什麼孩子沒有任何想要與我們談話的動機。

這些負面的評價,任何誰也受不了,被如此的對待,親子溝通也就卡關了。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了解孩子的特質嗎?了解孩子的特質後,父母更可以協助將特質化為成功的動力!根據孩子不同氣質的組合,可以將孩子分成三種類型,你家孩子是屬於哪一種呢?

孩子氣質三大類型簡介:
1.性情兒:對於新的事物接收度低,心情的起伏常常是大好、大壞,情緒較為極端。
2.安樂兒:對於新的事物都很樂意去嘗試、適應性高,情緒的起伏沒有很大的表現。
3.慢慢兒:對於新的事物接收度低,但不會將自己的想法表表達出來,就算不願意還是會選擇順服接受。

一、性情兒
如果你家的孩子是大好大壞的性情兒,只要掌握幾個原則,你就可以輕鬆將孩子收服!

性情兒有以下的特質:
(1)孩子非常有個性、非常有主見,常常將「我不要」掛在嘴邊,或是對任何事情都有意見。
➽ 親職教養專家楊俐容:對於這種孩子,要時時提醒自己,去「好奇」孩子說我不要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同時也要試著去「理解」他。

(2)孩子在生活上可能較沒有秩序感,或是規律感。
➽ 親職教養專家楊俐容:你要理解,這個「規律感」其實是他天生而來的特質。不要跟孩子硬碰硬,確立你的底限,順應他的這個特質,一步一步調節他的紀律,就可以了!

二、安樂兒
如果你家的孩子是安樂兒,那麼恭喜你!在孩子的教養路上,相較其他類型,教養難度較低。

安樂兒有以下的特質:
(1) 孩子天生的規律感與秩序感是不錯的,加上對於活動量的需求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情緒起伏也不會太大,所以帶起來應該很順手。
➽ 親職教養專家楊俐容:千萬別因為孩子好帶,就不小心忽略了孩子的深層需求或是存在喔!

(2)安樂兒在對事情的「堅持度」上,表現是不錯的,也就是孩子是有毅力的。
➽ 親職教養專家楊俐容:你可以藉由孩子的這個特質,開始試著培養孩子有興趣的事務,相信孩子一定會有不錯的發展。

三、慢慢兒
如果你家的孩子是內斂的慢慢兒,家長需要多點細心以及耐心!

慢慢兒有以下的特質:
(1)剛到新環境的時候,總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適應
➽ 親職教養專家楊俐容:這時孩子在天生的特質「適應性」中表現比較低。最重要的教養原則是:「尊重孩子的生命腳步」。給孩子長一點的時間,讓他可以依照他的腳步跟上。

(2)慢慢兒有時候他其實不喜歡,或是他不想要,但是他不趕表達自己的想法。
➽ 親職教養專家楊俐容:這種孩子,成長的歷程中會有比較多的委屈,你需要更細心的去關照他、陪伴他,並慢慢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感覺。

了解孩子的特質,父母可以協助將特質化為成功的動力!但若不了解孩子特質,則可能將增加親子之間的溝通障礙。開啟親子美好溝通,親職專家楊俐容,帶你從認識孩子的9大氣質開始>> https://link.parenting.com.tw/I1MWCcEd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順美

壹、前言                                           

  「天下父母心」~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平安的成長、快樂的學習,將來能夠成材成器。而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如果不能配合父母親職能力的展現,經常是會失望及落空的。然而,成為一位稱職的父母是需要許多條件配合的,不能光憑一顆愛子女的心,最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親職知能(張鐸嚴,2004);也就是說,想要成為稱職的父母是需要學習的,當在不同的親職階段都有其需要成長與學習的課題,必須透過自我瞭解並經由教育與學習而成長,如此,才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鄭白玉,2007)。

  對每個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第一位接觸到,也是最重要的啟蒙老師,更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父母不僅是孩童接觸到最早、最密切、而且也是時間最長久的一個導師,更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為人父母者不僅會透過身教、言教與境教,潛移默化影響子女的人格發展,而其自身的親職期望、教養的態度和行為更是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與成長。因此,想要成功扮演親職角色的父母,必須經由學習,除了以自身的經驗及努力外,還需要家庭、學校及社會的整體配合。更由於「家庭教育法」的通過施行,不僅顯示出政府及社會各界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同時也凸顯了親職教育的重要。

 

貳、何謂親職教育

  「親職教育」一詞,英文稱之為「父母教育」〈parent education〉。顧名思義,「親」是指父母親,「職」意謂職分。所謂的「親職」是指父母親該扮演的角色與職責〈呂素美,2004〉,而所謂的「親職教育」則是指對為人父母者所施予的一種專業教育,藉以培養他們教養孩子的專業知能,並因此有助於他們扮演稱職的現代父母角色〈張斯寧、高慧芬、黃倩儀、廖信達,1998〉。換言之,親職教育是指藉由教育協助父母獲得教養子女的知能;教導父母發揮良好的言教、身教、境教;配合制教的發揮,協助父母成長,增進父母對子女有正確的認識,進而協助子女適性發展與成長,達到親職教育的具體效果。

  由於親職教育對象的多元化,其教育目標、內容與方式也會有所差異。曾端真(1991)提出一般性的親職教育內容,包括幼兒養育、兒童或青少年發展、各種行為問題、情緒問題、學習問題、家庭管理、親子關係、教養方法及父母效能。而Schwartz 1997)則認為親職教育的內容應包括:教養子女的態度、行為的管理、解決問題的策略、家庭管理經營、學習瞭解孩子的各種方法。另外,王連生(1989)將親職教育的內容分為三類,分別為做好父母親的基本認識、現代父母教養子女的專門知能、現代父母教養子女的適當態度與方法。綜而觀之,親職教育是教導父母如何成功的為人父母之教育,不僅對不同成長背景的父母,不同階段的親職,產生良好的功效,其多樣化與多元化的內容也才能滿足大眾的需要;但因專家學者的著眼點不同,所提出親職教育的內容亦不盡相同,例如養育與教育子女的知能、父母角色的自我成長與家庭管理技能、子女學校教育等等,這些都是親職教育所涵蓋的內容(鄭白玉,2007)。換言之,良好的親職教育,應以父母教養子女經驗的理論和教材。隨著子女年齡不同,教養問題的種類不同,親職教育的內容也應有所調整,才能協助家長善盡其職分,藉由透過教育的手段,提供家長學習善盡職分的機會,且多以團體互動的方式進行〈張斯寧、高慧芬、黃倩儀、廖信達,1998〉。

  綜上所述可知,親職教育主要是在培養正確教養子女的態度、增進有效教養子女的知識技能,以及改善親子關係,提供父母一個學習的機會。因此,親職教育可視為一種終身學習的成人教育課程,也是一種能有系統的協助父母學習成為有效能父母的終身教育歷程。而一個成功的親職教育,不僅幫助了父母,也幫助了孩子,更幫助了整個家庭,不僅促進正向的親子關係外,更進而建立出和諧的家庭。

 

參、親職教育的目的與重要性

  親職教育是一種成人的教育,更是針對為人父母者所開設的終身學習課程,藉由親職教育來增進為人父母者管教子女的知識與能力,並扮演好稱職的父母角色,並進而改善親子關係,使子女身心獲得良好的照顧與陶冶,讓家庭氣氛和諧、生活美滿,以達到家庭圓融之境地,這就是親職教育的目的〈王連生,1992;林家興,2002〉。因此,親職教育就是提供父母學習的機會。另外,王連生(1989)提出親職教育有幫助子女健全發展、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強固安和樂利的社會及創造國家光明遠景的四大功能及強化處於社會變遷中的家庭功能、推展現代父母良好的教育之道及培養身心健全的下一代的三大重要性,這不也點出親職教育的重要性。

  

  據此可知,親職教育是教導父母如何了解與滿足子女身心發展需求,善盡父母職責,以協助子女有效成長與發展的學問,是身為父母者所接受的成人教育,就目的來說,是輔導家長們成功的扮演現今父母的角色(黃德祥,1997);就歷程來說,是父母學習成為有效能父母的終身教育歷程(張鐸嚴等,2004)。換句話說,學習「親職教育」的目的,除了能協助父母獲得相關的親職知識以及子女教養的技術之外,更重要的是藉以反省自己本身的教養哲學與教養方式。因此,為人父母者,要運用合理且適當的教育方法,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全的下一代,給予子女正確的人生觀及成長的空間(朱容徵,1997)。

 

肆、從Belsky 的親職因素模式談親職的影響

  Belsky 1984 年提出親職因素模式如下圖,主要是分析影響親職表現的內外在因素及其互動關係(引自徐綺穗,1998)

 

Belsky 親職因素模式(資料來源徐綺穗,1998182)

  從Belsky 的親職因素模式中可看出,影響親職的因素主要分為三個:父母人格特質、兒童特質及社會因素,此三種因素彼此互為因果,並形成互動關係。父母的人格特質係受成長背景、社會環境、婚姻關係及工作的影響,而父母親的人格特質影響其親職角色的同時,又會受到孩子特質的影響。快樂的父母親會養育出活潑開朗的孩子;憂鬱的父母親則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表現 (引自徐綺穗,1998)。也就是說,親職是直接影響孩子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影響親職因素尚包括孩子的特質、社會網絡、婚姻關係、工作、個人的發展等多項因素。

  有效的親職和孩子的正向發展有關。因此,身父母責任重大,不只提供子女生活成長所需,更是形塑子女態度、自信和技巧的人,教育父母使父母的親職效能感提升是文明社會刻不容緩之大事。在我們傳統的教育裡一直強調「言教不如身教」,教訓孩子、指責孩子、甚至辱罵孩子,坦白說實在談不上「教」,真正的「言教」是積極光明的肯定、鼓勵、引導及讚美。而真正的「身教」是指父母的思想、人格、個性等表現在父母的行為上面。父母的思想觀念不斷提昇,人格、個性不斷調和,表現在言行舉止上,不但使身教和言教具有持續成長的意義,同時更能使人明白「身教與言教」其實是一致的,是一體兩面,為人父母最需要的不過是能對親職角色更積極主動投入。

  其實,我們知道父母都是愛子女的,這種愛是與生俱來的情感;無論社會型態如何改變,生活層面如何複雜,父母對子女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早年親子關係,更是塑定個人的行為模式,左右個人的日後行為。因此,親子間究竟應維持怎樣的關係,才能發生對其子女有比較良好習性的影響,這是一個值得深入分析的問題。

 

伍、親職教育是成為稱職的父母的一個管道—一個稱職父母所具備的能力

  親職教育是為人父母者所必須學習成為稱職的父母的一個管道(曾端真,1991)。由於父母的教養行為對子女的身心發展影響極鉅,而且身為現代社會的父母,已不能沿襲傳統權威式的教養方式來教育子女,控制子女的行為(王美惠,2000)。根據SmithPerou Lesesne2002)的研究指出父母教育是一種教育性的努力,以促進或增進父母的行為,進而影響其子女的正向發展成果。另外,也有相當多的研究發現,有效能的親職和孩子的正向發展有關;身為父母責任重大,不只提供子女生活成長所需,更是形塑子女態度、自信和技巧的人;有效能的父母得投資很多的時間與精力,而父母的能力是造成兒童和青少年問題行為的重要因素。

   因此,做個稱職的父母,是需要學習的;只有認清自己的角色,才能引導孩子、教育孩子。所有的父母親都應學習如何扮演親職角色,對孩子、家庭、與父母親本身都具有極大的意義(張鐸嚴、何慧敏、陳富美、連心瑜,2005),親職教育是一種成人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石,雖然學者看法不盡相同,但對於親職教育的界定大多強調以教育的方式來協助父母及尚未成為父母者,使其能表現稱職父母的角色,包括具有以下幾種能力:(1)子女身心發展的知識;(2)親子溝通的改進;(3)有效的父母訓練方式;(4)促進家庭的和諧。所以親職教育的內涵主要含有「教育」及「推廣」兩個層面,前者指有系統提供「如何為人父母」的知識和技巧,後者透過政策、機構、計畫、活動、輔導和研究來加強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對親職教育的認識、支持與參與(成人教育辭典,1995)。

  總之,為人父母是需要學習的,除了有心,更需具備兒童發展的知識,瞭解不同階段孩子的發展特性,才能調整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方式,讓父母教養對於孩子充分發揮其正向的發展。也就是說,在子女的教養過程,父母應更用心的去思索自己的教養哲學與教養方式是否適當,而不是把心思全放在子女教養技術的「對錯好壞」或「有效無效」。

 

陸、結語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而陪孩子成長更是人生珍貴且不可逆的過程,但是要如何教育子女,有效的運用技巧引導孩子成長,進而建立親子間互信互愛的溝通默契,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愛得多也要愛得有智慧」,經由「教育」與「學習」的機會,讓父母學會如何當個稱職的「現代父母」,即是親職教育的使命。然而,在親職教育上,每位專家因其所具的專業知識及所依據的教養哲學基礎不同,因此產生不同的論述;倘若父母只專注於汲取子女教養的專業知識,卻忽略反省自己的教養哲學與教養方式,反而會有滿肚子的疑惑,這是因為每個家庭的結構功能、生活條件與成員互動並不相同,因此不會有一套適用於所有家庭子女教養技術或知識。也就是說,父母必須藉由所汲取的專業知識,來發展出最適合於自己家庭或親子互動模式的教養哲學與教養方式。

    在多年前,不是有句廣告台詞這麼說:許多人都是在當了人家的爸爸之後,才知道怎麼當爸爸的。這不也就是說,父母本來就不是天生就擁有當父母角色的能力,是需要經過後天的學習與教育,當然也非常需要他人的協助。總之,「好父母,不但自己一直在進步,還能幫助孩子突飛猛進,關鍵在於他們必須學會做正確的指導。」無庸置疑,稱職的現代父母是要經過學習的,「父母難為」早已成為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而「親職教育」便成為每個父母也要做的功課。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年國教「108課綱」一年後(2019年)上路,許多在教育第一線的校長、老師將108課綱定位為108教改。究竟新課綱對於國、高中的教育內容和學生們有甚麼影響?《親子天下》整理了以下幾個重點,帶領讀者快速掌握了解108課綱精神。

為什麼要有108課綱?

全名: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目的是整合12年國教從國小到高中課程,解決過去國中小9年一貫與高中課綱分開的銜接落差。

時程:預訂在108學年度實施。目前國中九年級以下學生適用。

影響:高中學科的必修時數下降,選修課學分占了1/3。且各高中須以發展特色,增加48學分「校訂必修」。

爭議:新課綱預計108學年上路,教育部在過渡期試圖「微調」舊課綱銜接。但微調的課綱因社會領域對台灣史上看法不一,及微調程序的瑕疵,造成「反黑箱課綱」運動,也讓社會大眾誤以為108課綱就是反黑箱的要反對的課綱。

108課綱必懂3個關鍵字

1.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新課綱課程發展主軸。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能與態度。著重培養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真實運用知識的學習表現。教師可以運用校內外資源,進行觀察、探究、實作等教學活動。運用測驗、觀察、問答及面談、檔案等多元評量的方式,重視學生在知識、能力、態度上,與實際生活的連結。

2.校訂必修:108課綱要求每一所高中必須依據學校願景和特色,發展校訂必修課程48學分。每個學校不同課程。校訂必修是跨領域的課程,是每位高中生的必修,以專題、實作、探索體驗為主。譬如,若是對科學領域有興趣的學生,可以挑選有科學領域校訂必修課程的學校。對外語有興趣的學生,也可以注意是否有以外語相關為校訂必修課程的高中。

3.學習歷程檔案:108課綱減少必修、增加選修,為了鼓勵學生選修自己有興趣課程,也彌補過去過度重視學生表現的「結果」。教育部宣布,將從20168月起逐步建立高中生「學習歷程檔案」。將記錄下學生包括社團、選修課的學習狀況。同時也推動「考招連動」,未來大學招生希望把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升學參考。

國中小家長必知5個轉變

1.升大學的方式將可能改變。

2.選高中的標準改變。除了傳統排名,更要看學校有什麼課程?校訂必修有什麼特色?是否符合孩子的興趣性向?

3.生涯探索必須從小開始。學生學習探索興趣和認識自己,才能做最好的選擇。

4.不要過度安排學生學習,要留白培養自學能力。

5.家長不能再用自己的升學經驗看待孩子未來。得要有意識的認識最新的教育趨勢和學習模式。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文章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680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595

 

總教練教給全隊孩子一堂負責課

作者:親子天下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作者:凱若媽咪

「記得帶妥物品」,是誰的責任?我們很認真當爸媽,但這樣的認真態度,是不是也讓孩子少了為自己負責的機會?出國比賽,擔任主將的孩子忘了帶護照,父母要趕到機場送件嗎?攸關團隊與勝負,總教練做出慎重的選擇,教會了父母與孩子為自己負責。

如果你要幫孩子送他忘了帶的午餐、課本、功課、物品,請你停下來,轉身並離開這棟大樓。你的孩子將在沒有你的狀態下,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自從美國阿肯色州一所男子中學在校門口貼出以上告示,並在學校臉書頁面分享後,旋即在父母與教育圈瘋狂轉貼。

「媽寶」與「直升機父母」,並非亞洲特有種。這世代的許多孩子,普遍在被保護過度的環境之中長大。

 
課本或作業沒帶?拿起手機傳個訊息給父母,還指定送達時間地點。這不是特例,過去女兒在臺灣讀小學時,我也接過幾次電話。當我因為在工作中而拒絕女兒時,內心甚至有一絲愧疚。

媽,你怎麼沒提醒我?

有幾次,女兒忘了帶東西而被處罰,回家後對我說:「媽,你怎麼沒提醒我?我嘴上當然說「這是你自己要記得的事」,但也猶豫,是否該讓她就這樣被處罰?

前陣子,一個臺灣朋友與我分享,她五年級的兒子幾次忘了帶上課要用的東西,老師便寫在聯絡簿上,請家長多多提醒和注意。她同樣內心糾結,究竟「記得帶妥物品」,是誰的責任?我們很認真當爸媽,但這樣的認真態度,是不是也讓孩子少了為自己負責的機會?

搬到德國後,女兒開學第一天,校長就在家長老師面前,直接告訴全體學生:「在這學校所有的活動與課業,都是你們自己的責任,不是其他人的。我也相信,你們能夠負責任的把自己在校的一切照顧好。」

之後,女兒就開始了沒有聯絡簿的學校生活。

德國對於中學生的期待,就是自己要求自己。若沒有特殊必要,每個學期兩次的師生會談,就是家長與老師僅有的互動時間。臺灣的家長也許會覺得這樣的親師關係很疏離,但過了第一個月,我卻發現女兒不再說「怎麼沒提醒我」了。

忘了帶護照!

但女兒一開始,還是忘性很重。

有一回,她參加的籃球校隊,要出國到丹麥比賽,高頭大馬的她是隊上主將,非常期待出賽。出發前,教練給了他們一張攜帶物品清單,我只在前一天晚上,問她東西都帶齊了嗎?就去睡覺了。

隔天女兒到校後竟然發現,最重要的護照沒帶!

她急忙打電話給我,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問:「可以請教練等我半小時嗎?我立刻送到。」然而,總教練直接告訴她:「很抱歉!你沒帶護照,就是不能去。下次請記得。」

我雖然心疼,但理智上還是知道,要支持總教練的決定。因為錯在女兒,不在總教練。尤其球賽還關係到年度積分結果,總教練甚至還要承擔做下決定之後,可能輸球的結果,但他仍堅持原則,我知道對大人來說也很不容易。

當然,現場的大家還是希望有挽救機會。能不能等我趕緊送去?是不是真的一定要護照才行(因為是在歐洲境內)?孩子們想了很多可能性,希望說服教練讓女兒能夠隨隊同行。但教練還是說:「你忘了帶護照,就是沒辦法。」

最後,當女兒確定自己無法隨隊出賽時,她再次打給我,告知這個結果。接著問:「媽,我今天可以請假嗎?」

聽著她努力忍住不哭出來的聲音,我知道一向笑口常開、雲淡風輕的女兒,真的因為這場震撼教育,受到不小打擊。自己沒帶東西事小,但因此影響了球隊,對重視朋友和團隊榮譽的女兒來說,實在難受。

我停頓了0.0001秒,緩緩對她說:「回家吧。」

我們家孩子是不隨便請假的,女兒也清楚。特別是到了德國之後,連「睡晚了,媽咪開車送去學校」的一點小小例外也沒有,學校生活由她完全自理。然而在那掙扎的0.0001秒裡,我想像電話那頭女兒忍住不哭的神情,想著,如果是我,這時最需要的是什麼?

女兒一進門,我給了她一個很大的擁抱,看到她眼眶是紅的,我說:「妳哭了嗎?」女兒點點頭,她哭著一路跑到車站。弟弟看到姊姊,開心爬過去,張開雙臂要姊姊抱抱,女兒馬上破涕為笑。

她說:「媽,我真的該改改我的兩分鐘記性!」

那天,我們就像尋常的假日一樣,帶弟弟出門,一起煮飯用餐。女兒看來一派輕鬆,但在出賽的整整兩天,她隨時關注球隊的狀況,晚上還跟隊友通話,而且球隊還真的輸球了……

自然法則,孩子難忘的一課

女兒對輸球感到自責,也很傷心沒能和隊友同遊丹麥,但她這次沒再怪媽媽怎麼沒提醒她,也沒有怪天怪地、就是不怪自己,而真正開始自我反省。

我也從女兒學校老師身上學到,他們認為學校教育者的對象,是孩子,而不是家長,所以他們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讓孩子學習,而非花許多時間與家長溝通。

試想,若總教練第一時間要求我送護照過去,也等於間接告訴孩子,「媽媽『應該』幫你擦屁股」。但總教練完全沒怪罪我這個母親失職,反而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疏失,甚至重視教育,多過於求勝。

幾週前,女兒又有機會到荷蘭出賽,這次,她沒忘了帶上護照。

不只她帶上了護照,全隊前一晚都在群組裡,彼此提醒要帶妥東西。這是總教練的一次狠心,讓所有孩子學到的一課。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覺得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習慣最主要的一環在於他的家庭。因為孩子出生後到長大最開始接觸的環境就是他的家庭,所以對他影響最大的地方是他的家庭,其次是學校,所以孩子的生活品德習慣最開始可以接觸學習並建立的地方便是來自於他的家庭。

  當一個孩子有很多不好的習慣,例如孩子最常會玩具玩一玩就丟著沒收、用過的東西都不知道放在哪裡、吃飯吃點心不洗手...等等,這些生活上還需改進的習慣,我們要怎麼來改變孩子們的不良習慣呢?

  這就要從家庭裡來做改變,我們可以來制定一個家庭規則來幫助孩子改善他們的不良習慣。所謂的家庭規則不是限制孩子的自由,不是用來滿足父母家長的控制慾,用以對孩子的愛和自由為出發點來制定規則而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和發展

  具體來說家庭規則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例如規定孩子按時睡覺,每天晚上9點半上床睡覺,每天早上7點起床,那麼他的生理時鐘就會定格在那個段。而且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自控力和管理時間的能力,比如孩子喜歡看卡通片,就可以開個與孩子的小家庭會議,決定每天看卡通1集或2集,如果沒有遵守那就2天不能看卡通。例如孩子喜歡玩平板,那麼就規定每天要玩平板前須先讀一本書,就可以玩平板半小時,那麼孩子這個時候就會盡量的控制好自己的時間。

  所以家庭規則的正常運用是可以讓家庭生活上更有秩序也不會去限制到孩子的自由,所以制定一個家庭規則在生活上是有必要的,而且好處多多,不只能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還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自控力和管理時間的能力,也能穩定家庭的關係及讓生活可以更井然有序。


家規的示範如下

1. 9點刷牙洗臉整理床鋪準備睡覺

2. 一天裡只能看卡通2集(最多1小時)

3. 一天裡只要有看一本書就能玩平板半小時

4. 早上7點起床刷牙洗臉換衣服,吃早餐準備上學


 

 

t3893527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